最近,有葡萄种植户私信农学博士,反映说自家的巨峰葡萄幼果表面出现了黑色的蝇粪状斑点,他们很担心这是病害的前兆,让我给辨别一下。根据发来的照片以及农户的描述,农学博士大致判断,这有可能是葡萄炭疽病的初始症状,需要谨慎对待。
葡萄炭疽病,主要危害葡萄果实,一旦发病,那就是颗粒无收啊。既然炭疽病危害这么严重,在实际种植时,我们如何防治才能效果好呢?其实呢,防治葡萄炭疽病很简单,首先,我们要对这种病害充分了解,探究病害大面积发生的主要原因,然后多措并举,彻底解决。今天,农学博士就针对葡萄炭疽病,说一下这种病害的防治措施。
炭疽病会对葡萄造成什么危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果实受害主要症状:在发病的初期,葡萄幼果的表面会出现黑色、圆形、蝇粪状斑点,因为葡萄幼果往往酸含量高、果肉坚硬,不利于病菌进一步扩展,病斑没有明显变化,只是在表皮有局部症状。我们以巨峰葡萄为例,出现典型症状是从葡萄的着色期开始,在这个阶段,葡萄的果粒开始变得柔软多汁,含糖量大幅度增加,酸度明显下降,病斑迅速扩大,进而进入葡萄的发病高峰期。起初,会在病果表面出现圆形针头大小、浅褐色的圆形小斑点,随着病情发展,斑点会不断扩大,凹陷,并在果粒表面长出轮纹状排列小黑点。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小黑点会排出绯红色粘质孢子块,最终造成果粒软腐脱落,也有果穗会挂在葡萄枝蔓上逐渐干枯,最后变成僵果。
叶片、新梢受害主要症状:正常情况下,葡萄的叶片与新梢不会受到炭疽病危害。当叶片、新梢受害时,会在叶脉、叶柄上长出长圆形、深褐色的病斑,相较于果粒,叶片症状不太明显,与葡萄品种有很大关系。
果梗受害主要症状:果梗发病以后,可以产生深褐色、长椭圆形病斑,使得整穗果粒干缩,遇到潮湿天气,病斑的表面会长出绯红色病原物。
划重点:种过葡萄的人可能知道,葡萄炭疽病主要是在生长末期、果实着色成熟时发病,虽然在植株的枝蔓、叶片、果实、花穗等部位都能呈现病害症状,但还是以果实危害最重。炭疽病菌具有易侵染、潜伏期长的特性,直接危害成熟葡萄果实,严重影响到果实品质和产量。
为何葡萄炭疽病年年治、年年发?农学博士认为,主要因为以下几点
葡萄园藏有炭疽病菌:对于之前发生过炭疽病的葡萄园来说,园区中都有可能藏有数量巨大的炭疽病菌,它们可以在病叶、落叶、植株残体中存活越冬。炭疽病菌生活力极强,只要遇到合适的发病条件,病原菌就会快速萌发侵染,只需要3-5天,植株就会被感染,并进一步传播。
果农种植易感葡萄品种:目前,市面上的葡萄品种众多,品种间对炭疽病的抗性差异很大。很多葡萄种植户在建园时,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会选择一些当地传统品种,这些葡萄品种相较于商品化品种,抗病性大大不如,炭疽病自然发生严重。
农户防治过晚:在农户的认识中,没有症状就不用防治,其实不是这样的,在传统观念中,只需要从葡萄着色期开始防治炭疽病。但是呢,炭疽病初侵染时间要比这早很多,在幼果期就已经存在。由于缺乏危机意识,导致防治过晚,错过了最佳防治时间。
种植密度过大,园区通透性差:在葡萄的果粒着色期,正是夏季雨水较为集中时期,如果植株种植密度过大,加上高温多雨的天气,果粒上的水分无法迅速蒸干,表面过于潮湿,就容易使病菌侵染蔓延。经过长期观察,透气性差的葡萄园,果粒发病严重且会感染到整个植株,形成反复感染,增加了防治难度。
发生日灼病的病果,容易感染炭疽病:在葡萄硬果期,阳光变得强烈,光照直射会使葡萄向阳部分出现果皮灼伤,为炭疽病菌的孢子入侵创造有利条件,进而导致炭疽病的大规模发生。
忽视葡萄生长后期管理:在葡萄着色采收期,农户往往因为忙于采收而忽视了日常管理,导致成熟果粒遭到蚊虫叮咬,使得炭疽病菌大肆传播,成熟果实大量发生炭疽病,对产量影响巨大。
葡萄炭疽病防治难度大,因此,预防很关键,再结合药剂治疗,多措并举,才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总体防治思路:我们要想彻底防治葡萄炭疽病发生,首先需要找准发病原因,针对性做出应对,从而达到彻底防治目的。在发病关键时期,及时、实时入园调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
1、加强日常管理,适当增施农家肥,提高抗病能力
在给葡萄追肥时,一定要杜绝只施氮肥的不良习惯,应该注意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的及时补充,满足植株对所有营养元素的需求。前边已经提过,葡萄园通风透气差容易引发炭疽病,所以呢,在葡萄生长过程中,我们要适时绑蔓、摘心、去梢,创造较好的通风透气环境,避免炭疽病菌繁殖与传播。
2、加强幼果套袋工作
最近几年,很多葡萄种植户都选择对葡萄果实进行套袋处理,这种方式有利于防病。在每年的6月中上旬,也就是幼果膨大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套袋方法,既能够阻隔风雨,还可以避免昆虫将病菌直接传到果穗上,减少炭疽病侵染机会,有效抑制炭疽病发生。
3、农闲清园很关键,有效减少病菌基数
葡萄的炭疽病致病菌会在葡萄的病株残体上越冬,所以呢,在葡萄采收完毕以后,我们就可以给葡萄园来一次大扫除,做到彻底清园,不论是病叶、病果,还是田间的杂草,都应该全部铲除,运到园外统一深埋处理。清理完毕以后,对土壤进行一次深翻,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土壤消毒,能够明显减少病原菌的积累,降低第二年的初侵染基数。
4、想要彻底解决葡萄炭疽病,务必结合化学防治
葡萄炭疽病一大特点就是前期侵染、后期发病,因此呢,我们务必提前做好预防,在葡萄的花前、花后、幼果膨大期,各喷施1次杀菌剂。特别注意,果粒开始转色到最终成熟期,这一阶段是防治炭疽病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从膨大后期开始喷药,直到果实最终完成采收。如果发现有葡萄植株发病,我们要及时用药,以便控制病情蔓延,先要剪除染病部位,再用药保护。
常用于葡萄炭疽病防治的化学药剂有:80%喷克悬浮剂-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倍液、35%克菌·戊唑醇悬浮剂-倍液、12.5%氟环唑悬浮剂-倍液、25%咪鲜·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在实际防治时,需要注意不同种类药剂的交替使用,避免连续使用单一药剂导致炭疽病菌产生抗药性。如果遇到阴雨天,我们可以适当增加喷药次数,减少施药间隔。
在防治葡萄炭疽病时,还应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总原则。在葡萄生长的任一时期,都要做好日常管理,尤其是葡萄着色期、成熟期,提早预防是没错的。当然,病害发生以后,不用过于担心,对症下药,坚持用药,就可以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找准病因是第一步,合理运用防治措施,才能及时控制炭疽病蔓延,最终可以减少炭疽病对葡萄产量、品质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