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变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造谣全凭一张嘴,医生辟谣跑断腿 [复制链接]

1#

早年曾亲眼见过小区门口卖大力丸的人,他们并不自称医生或郎中,却是以杂耍的江湖人士面貌出现。

他们一上来倒也不直接卖药,而是先卖力吆喝着表演几个节目吸引观众,其中较多是闹腾的胸口碎大石,徒手劈砖头等节目。

待爱凑热闹的吃瓜群众们都站定了,他们才借节目间隙介绍说杂耍这行免不了摔打,之所以生龙活虎的原因,全仗“大力丸”的功效。

明明是在卖假药,一切流程却如此的自然和流畅,以致表演结束后很多围观者都乖乖付了帐。

大力丸如今已经是江湖上的传说了(不小心暴露了年龄),都说时尚是轮回,追求长寿的焦虑何尝不是从秦始皇时期也就开始的轮回,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罢了。

之所以想起这段往事,全仗昨天看到的一条热搜,讲杭州的一个63岁阿姨为改善便秘吃了三年酵素后肠子表面布满了棕黑色的“蛇皮”花纹,患上了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例

说实话,身为胖圈总是一片“红”的外科医生,热搜中的病变图例并没有惊吓到我,其实正常的肠子就是这个样子,仅需换成粉红色而已。

这个情况和长期服用蒽鲲类药物有关系,比如大*、虎杖、生首乌、决明子、芦荟、*芪和麦冬都是蒽醌类药物。

但是,如果说“蛇皮”肠子全是酵素导致也不一定,毕竟这种病的病因目前没有定论,但患病的人73%都曾长期使用蒽醌类药物。

且这类状况并不算恶疾,在没有其他合并症状的时候停药保持健康饮食,适当锻炼是可以自愈的,和肿瘤并没有直接关系。

当然,还要多喝热水。

这条热搜同样让我想起之前央视报道过的一位在家里自制酵素的大妈,某天夜里三点多钟,她自制的酵素在发酵中突然膨胀爆炸,没有伤亡,留下的只有地板和天花板上粘稠的残渣,和难以挥散的浓郁酸味。

↓跳转新闻点击这里

家里自制的酵素爆炸了,还剩下五六十瓶...酵素到底有没有用?

这一场面,我不小心就代入了,啧啧,现场的酸爽该有多不可描述。

酵素的本质其实就是酶,被人体吸收后多数会失去活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且酵素制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材料、发酵、卫生、储存等不规范原因而产生其他的有害物质,威胁身体健康。

视频来源:老爸评测

↓跳转新闻点击这里

这些酵素检出甲醛甲醇霉菌且重金属超标,你敢喝吗?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人共通的情感,但有人非要借此发散,说到底,新闻里的中老年人如此乐此不疲地制作酵素、食用酵素,还是因为相信多吃保健品总比不吃保健品好,能食疗总比服用药物好。

记得当时把诊所看到天坛去的“豆你玩”张悟本,就声称“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医院是厨房,最好的药物是食物。”

他在事发前被称为中国食疗第一人,其实和我小区门口的江湖杂耍人士没有任何区别,有钱的人希望保住财富而没钱的人希望获得财富,张悟本是第二种人,却也能把第一种人耍得团团转。

“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这样的话是违背良心,也是违背最基本的医学常识的。

视频来源:金星秀

卖大力丸的江湖杂耍人士已经作鸟兽散,张悟本们也早已被打回原形,自媒体时代,这些人不再以具体的个人示众,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各种营销号。

他们装备好更新换代的话术,左手握着算命和星座,右手拿着辟谷和养生,在其贩卖的过度焦虑中赚得盆满钵满。

焦虑并非全然是坏事,但被引诱的不经思考的焦虑却是绝对有害的。

存在即合理,酵素也并非一无是处,但不要把它夸张到“仙化”。随意网上百度一篇介绍酵素的文章,题目是《酵素的硬实力,不是说说而已》。

文中重点提到的美国博士爱德华·豪威尔、美国自然疗法治疗学博士亨伯特·圣提诺可没出生于美国,甚至没出生在人间,仅出生于他们批量生产的养生文章之中。

我发现诸如此类的营销大都遵着一个套路。先是抛出各种专业名词让人头晕目眩,再制造大量套谁身上都中几样的焦虑让人产生恐惧,最后给人救命的“仙丹”来起死回生。

例如人类无法破解的世纪难题——湿气,

发胖是湿气重,消瘦是湿气重;

拉肚子湿气重,便秘湿气重;

嗜睡湿气重,失眠湿气重;

关节炎,妇科炎症,黑头粉刺座疮,毛孔粗大,黑眼圈,头发油腻头皮屑,头发枯*爱脱发,牙齿*,口臭,睡觉磨牙打呼噜等等等,都是湿气重……(欢迎各位补充),面对以上的种种问题,巧了,营销酵素的说也都能解决。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了,同时也要提醒大家,别因为这次大妈“蛇皮”肠子热搜事件,又被营销号带节奏,陷入另一轮新焦虑中,让其他被妖魔化的东西在“蛇皮”肠子的热搜顶流中又收割一轮智商的新韭菜。

医学是人类文明智慧进步的馈赠,是给人带来理智和希望的,绝不是盲目的焦虑和恐惧。

所谓造谣全凭一张嘴,医生辟谣跑断腿,可能就是我们医生行业的无奈写照。

时常都觉得自己应该向养身营销号,电视购物甚至是小区门口卖保健品的人多学习学习,学下他们的话术方式,也许用于做医学宣讲时也会有同样的说服力吧?让受众也有着十头牛都拉不回的粘度吧?

我也就不用再因身为医生,却也同样劝不住自己的老母亲斥巨资购买保健品而无力,为父母一天N个“延年益寿”小技巧辟谣说破嘴了,最后还只能弱弱的安慰自己,老年人只要他们自己开心就好了嘛。

我不认为养生不好,恰恰相反,我也有着保温杯里放枸杞的诗和远方,但从古至今能掌握博大精深的医学养生精髓的人往往只是极少数。

就算是挂牌中医根据每个人具体的不同,同一种病也能开出十多个方子,不可能有一个方子让所有人通用。

所以,养身中抛开剂量谈疗效和减肥中抛开份量谈热量一样都是耍流氓。

有几人想过保健品和养身大餐的长期负荷,我牢牢守护的器官“肝”还好吗?所谓病从口入,你们都知道了胖是吃出来的。那谁又重视很多病也是吃出来的吗?

最后千言万语,我还是要苦口婆心的继续唠叨各位,有病要看病,没病不要乱吃东西,很多东西并不是多就是好,我们的代谢器官真的太累了!

请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