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变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好的葡萄树为什么要砍了,难道生病了吗原 [复制链接]

1#

新疆伊犁的葡萄在全国都是很有名气的,但是今年,伊犁一家农场在收获的时候,却做出一件让人吃惊的事,那就是他们一边忙着采摘,一边却找来了剪刀斧头,砍起了葡萄树。

这些葡萄树正当年,树龄刚好五年,采摘时,每株葡萄树大概给园区供应了大约10斤的葡萄,这些正在进入盛果期的葡萄树,看上去长得也挺好的,怎么就毫不留情地下了死手了呢?在园区的另一角,还有一些还没摘完果子的葡萄树,他们看上去还是枝繁叶茂的,密密麻麻的藤蔓下一串串的葡萄也还是结了不少的。为什么要砍掉呢?他们生病了吗?

其实并不是,这么做只是为了减少成本。原来以前一亩有颗,改造成现在的一亩地35颗,据说农场要砍掉90%的葡萄树,他们要将原先的一亩地种株葡萄改造成只种35株就够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省钱。经过农场主潘峰详细测算,果园现在的管理成本就是每年的人工成本,现在一个人可以管到是11亩地,以前估计需要三四十个工人,以前一亩地种多株葡萄,光是人员管理一下就得需要人,这人工费用一年下来就得需要万元。

另外,除了人工成本高,再一个就是葡萄树种得太密,被大量叶片遮住的葡萄可能全天都见不到一丝阳光。到了收获季节,自然是果皮发绿,口感青涩,整串葡萄的甜度就大打折扣了。那葡萄笑得多好。所以很多果农为了让葡萄更甜,在葡萄下术前要进行一项十分耗体力的事情——疏果。其实蔬果的时间也是需要花费很长的,以前葡萄树种得太密,不光疏果这项工作不容易,等果子熟了,摘起果子来也同样让人发怵。

的确,园子里藤蔓密布,采摘,运输都不方便。现在,技术人员要把葡萄园改造成一种新模样。现在要将葡萄改成“厂”字型结构,所谓厂字形结构,就是让葡萄树的主蔓不断地延伸,发挥出主蔓结果的最大优势。将葡萄树改造成厂字形之后,由于葡萄生长的空间变得宽敞,每一串果实都能够均匀的见到阳光,所以内外部果粒成熟期不一致的现象就大大降低了。厂字型模式生产出来的葡萄的果实,它大小事基本上是均匀的,每一个果粒和果粒也是一样大的。不仅如此,厂字形结构还限制了葡萄架的个头儿,也是为了在人工管理时方便的高度,操作方便。葡萄经过厂字型改造之后,葡萄藤下面的空间宽敞了,工人来回穿梭,做工也就更加便捷了。

看了葡萄树改造成厂子型的葡萄架,确实是什么功用省力,但是呢,也曾有个别种植户提出过质疑,葡萄树少了,每亩地的葡萄产量会不会大大降低了。其实改造之后并不比原来多株产量少。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只需要主蔓长起来,那么产量就起来了。以前密集型种葡萄,每株只能结两三串葡萄。厂字型结构可以让一株葡萄糖不断的延伸,主蔓多结果。以前一颗葡萄上的对这一棵葡萄就能卖到多块钱。经过厂字型改造之后,一亩葡萄树能够结果多串。这是以前的种植方式想都不敢想的,自然就不需要多株。

在葡萄架改造同时,潘峰他们在葡萄品种的提升上也在不断的思考,原先他们葡萄园里种植的大部分葡萄品种是红皮,这个品种好是好,但是潘峰认为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耐储运性还是不够理想。在新疆种葡萄,对于品种的选择有很大的讲究。要想让新疆的葡萄在内地卖得好,一定要选择耐储运的品种。经过专家推荐,潘峰他们在众多葡萄品种中挑选了瑞都红玉进行种植,它除了外观呈现红色,带有玫瑰香味,他们最看重的就是他耐储运的特点。有些葡萄采摘时就开始掉果了,等到清洗的时候掉果现象就更加明显。露出的果肉很容易腐坏变质,影响长途运输,销售,更是影响口感。

瑞都红玉这个品种不仅经得起长途运输,即使拿在手中用力抖动也很少有掉果的现象。葡萄果实是否容易脱落和这个叫果刷的部位有着直接的关系。果刷越长就越能帮助果柄抓住果肉,使得果实和果柄不容易分离。拔出果刷一对比,瑞都红玉的果刷的长度,能够占到果实的一半。比红皮的果刷要长不少。所以在耐储运方面,瑞都红玉比红皮更胜一筹。产量不变,但是一亩只中35株,而且果子还耐储存,潘峰种葡萄可真的是够省心的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