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变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病的对应穴位防治方法从头到脚 [复制链接]

1#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1、掉发、白发、发色干枯、毫无光泽。

1)按摩百会穴:

除因疾病引起的白发外。自然白发不少是头部血液循环不好引起的。因此适度地按摩头皮能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可减少白发(医院)的出现。按摩头部的穴位。特别是百会穴能防止头发发白和脱落。百会穴解决脱发烦恼的第一要穴。百会穴位于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刺激百会穴。可同时调理足多条经脉。使人体精气与气血旺盛。头发自然也就健康了。方法:以手握空拳。用急速、间歇性手法敲打点压百会穴。每次5分钟左右;经常按揉百会、合谷和大椎这三个穴位。能让阳气得以更好的保持。不仅不容易掉头发。而且也不会太早生白发。并避免头发过早发色干枯、毫无光泽。

2)按摩涌泉穴:毛发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肾之余”。即头发的营养是由肾供给的。肾精充足。则头发乌黑发亮。不易脱落。更不会开叉。也很少会出现头皮屑。而肾虚精亏。头发就会变白、脱落。位于脚心的涌泉穴。是肾经的穴位。中医喻其为“水之源头”。具有补肾安神的作用。坚持按摩涌泉穴。会使头发的养护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对防止头发早白和脱发的功效并不亚于百会穴。 

 3)按摩头皮能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可减少白发的出现。每日睡觉前和次日起床后。用双手的指头揉搓头皮。先自前额经头顶到枕部每次2--5分钟。每分钟来回揉搓30--40次。以后逐步延长到每次5--10分钟。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待三、四年后便可满头黑发。4)梳头:用木质或牛角梳。顺着头发生长的方向往下梳下。既提神醒脑。又按摩了头部经络;5)“鸣天鼓”。即手捂耳时。用手指肚敲打头部。可健脑护发;

2、失眠——不拘时按揉少海穴、合谷穴。1)按摩少海穴:中医说的“心肾不交”。表现症状为。夜里浑身燥热。烦躁、爱出汗、失眠多梦等。男性可能会出现自汗、遗尿、遗精等……。按摩心经上的少海穴。位于肘横纹边儿上这个点。也就是在屈肘的时候。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作用是滋阴降火。即火太旺的人。揉这个穴可以降火。同时又滋阴补肾。2)在揉少海穴的同时配合着合谷穴一起揉。效果会更好。

3)按摩然谷穴医圣张仲景说。少阴病。但欲寐也”。就是说肾上有病。心上有病。这人就老爱犯困。建议在揉肾经的时候。最好把心经也同时揉一揉。因为心肾是相通的:在胳膊上叫心经。属火;在腿上就是肾经。属水。如果肾虚。这两条经要同时调节。比如。然谷穴可治疗失眠。就是阴虚火旺那种。这时您同时揉一揉心经的少海穴。去去心火。上下同治。效果更佳。4)醋治失眠:醋10毫升。加一杯水中。睡前饮服。用于治疗高血压之失眠。饮后片刻即可入睡。

5)食疗方:糯米小麦粥。原料是糯米50克。小米50克。把这两者加水适量同煮成粥。加适量白糖或红糖调味即可。这道粥最大的作用就是补脾胃。益心肾。安心神。每日1次。最好当做晚餐用。在临睡前吃一碗。效果非常好。

3、时差混乱:白天犯困。效率极低。越晚越精神。晚上无法入睡。熬到凌晨;早上起不来。方法:“金鸡独立”能静心。身心俱调。抬一足直立。站稳后闭眼睛。每天坚持练几分钟。一周“时差”就可倒过来。

4、胸痛1)心胸痛(症状:胸部憋闷疼痛。有时甚至连背后都痛)——按摩灵道穴。灵道穴(手下面腕纹下面1.5寸处。摸这块儿有一根筋。它就在筋的外侧一点儿)是一个能让心脏气血通畅的穴位。揉时要贴着这根筋往里掐着揉。每天花上10分钟按摩灵道穴。每天3次。每次3分钟。长期坚持。放下工作。好好地休息一段。要不了两个月。心痛的毛病就会消失。“心病”患者。灵道穴肯定是很痛的。灵道穴一定要多揉、有空就揉。把这个穴位揉到不痛了。很可能就消除了你某方面潜藏的疾患。2)呼气吸气都痛。病因为生气所发。气会膻中。患者腹卧强口拨揉法强刺激承山穴至昆仑至太溪穴。患者痛时喊出声音来。

5、心动过速:揉按少海(屈肘。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1-2分钟。6、心动过缓:按揉通里(神门穴上一寸)1—3分钟。-/次。

7、休克:按摩任脉上的人中(位于人体的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遇到中风、中暑、中毒、过敏的病人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用拇指尖陷压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按摩大肠经上的合谷(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手法:中暑、中风、虚脱时。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可用拇指陷捏患者合谷穴(虎口上)。持续2一3分钟。一般会缓解。

8、高血压:1)艾炙、贴敷涌泉穴均可。如用艾炙则每天至少要坚持一次。每次10-15分钟。炙过以后喝点温开水。如果是穴位贴敷则用鸡蛋清将打成细粉的中药调成糊状。每天睡觉前贴敷在涌泉穴上。两则穴位交替使用。常用的药物有:桃仁、杏仁、栀子、胡椒、糯米。也可用25克吴茱萸研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两脚心涌泉。2)按摩降压点(在足厥阴肝经上。在大敦与太冲之间)。手法:震颤点按1-2分钟。3)按摩心包经上的劳宫穴:当高血压患者因生气、暴怒、激动、劳累。血压会急剧上升。对患者生命有极大威胁。此时按压劳宫穴(屈指握拳。中指与无名指尖之间所对的掌心中)。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4)降血压不健忘:百会穴;5)老醋花生降血压:花生在我国一直是很受欢迎的食品。每天吃10粒老醋花生。对高血压和冠心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做法:将花生仁煮熟冷却后。放在有盖的玻璃器皿中。用优质食醋浸泡8~10天。就可以做成老醋花生。6)蜂蜜治高血压眩晕:蜂蜜10克。温开水化开冲服。每日1~2次。长期服用更佳。二是用蜂蜜克。黑芝麻75克。先将黑芝麻蒸熟捣如泥。放蜂蜜搅拌。用温开水冲化。每日分2次服用。每日早晚各一杯纯蜂蜜水。会使血压趋于正常。

9、冠心痛:1)治冠心病、肺心病——极泉;2)按摩膀胱经上的冠心穴(左足背解溪穴至2、3趾骨联合处联线中点)。指端或用圆珠笔芯按压5分钟。冠心病。心绞痛:按摩元骏穴。位于左手手掌心中指指关节下。一指禅推法点揉。

10、缓解心绞痛:1)用指间关节或者用笔去点涌泉穴。治疗心纹痛的效果绝不逊于针炙内关穴。2)按摩督脉上的至阳(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手法:心绞痛发作常伴有胸部压迫、窒息感。此时可按压至阳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下。病人坐位低头垂臂。两侧肩胛角下缘直线交于脊柱五中点即是此穴)。授压3一6分钟。心绞痛即可缓解。

11、预防中风:全头刮痧保健。重点刮百会、太阳、风府、风池穴。加刮手腕至指稍。足踝至趾稍。每天保健15分钟。

12、心慌、心跳过速、恐惧——按摩肺经上的侠白穴,忧愁和悲伤都会使肺气消耗。肺气虚时。机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就会下降。从而产生悲观、自卑、心理负担重等情绪。而人肺气盛时。自卑的心理就会减少。做起事来也就更加自信。遇大事时也会沉着镇定胆子大。侠白穴(侠白穴中的“侠”。是指艺高胆大之人)。就是给肺补充力量的穴位。可帮人克服恐惧。肺气足了。你就会感到劲头饱满。应对外界不良刺激的能力也就提高了。胆子自然也就大起来了。侠白穴位于臂内侧。肘横纹上5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凹陷处。古人找这个穴位的方法。将将墨染于乳头后。抱臂双手夹之。手臂染上墨点的地方就是这个穴位。按摩方法:用拇指按住侠白穴用力下压或按揉2~3分钟之间。以有酸、胀感觉为佳。此外。这个穴对心跳过速也有很好的功效。很多人在面试或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总会感到紧张。心跳得很快。这也是由肺气不足所致。此时可以按按侠白穴。动作虽小。效果却很好。所以。下次如果你再感到心“扑通、扑通”跳得厉害时。就用力按揉侠白穴。很快就可以找回从容镇定的感觉了。

13、手脚冰冷、怕冷畏寒(适宜各年龄段女性):1)点按劳宫穴(握拳时中指所点的手心处)。缓慢用力。尽力抓握几秒钟。然后缓缓放松稍停后再重复抓握。只需几下就可使手指转暖。2)按摩大拇指内侧的合谷穴、手腕内侧3-5cm的内关(在外关的反面)穴及膝盖下方6-8cm的足三里、脚底的涌泉穴。天天按摩。可缓解手脚冰冷及全身畏冷的症状。

3)按摩三焦经上的阳池穴(位于人体的手腕部位。即腕背横纹上。前对中指、无名指指缝凹陷处)。可治疗手脚发冷。迅速畅通血液循环。平衡荷尔蒙分泌。暧和身体。进而消除发冷症。惧冷而无法入睡的人。睡觉前按摩阳池穴。然后立刻盖上棉被。身体很快就会暖和起来。只要坚持刺激阳池穴。便可不为冬天的来临而发愁。刺激方法:只要以此穴为中心。互相搓揉手背就可以。在手背摩擦生热的同时。阳池穴就会得到充分的刺激。从而达到温暖全身的效果。按摩阳池穴。最好是慢慢地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最好是两手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

4)按揉胃经上的气冲穴(位于大腿根内侧。腹股沟稍上方。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此穴下边有一根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

5)常灸太溪穴:太溪。是肾经上的穴位(位于脚踝内侧后跟骨上动脉凹陷处。当我们用手指按在这个位置上时。马上可以感觉到这里动脉的跳动。用艾条灸穴位的方法:把点燃的艾条靠近穴位。以能明显感觉到烫为宜。感觉到很烫的时候就要移开一点。有的人。别的穴位稍微灸一会儿就感到烫。但是这个穴没感觉。灸了半天还是不烫。这说明体内寒气太重。热量全部被太溪穴吸进温暖肾经去了。所以一直感觉不到烫。实际上是太溪穴在大口吸收艾灸的热量!须将太溪多炙几天。这是最直接补充你体内热量和阳气的方法.

6)按摩位于脚小拇趾生长处外侧膀胱经上的至阴穴(位于足小趾末节外侧趾甲角与趾腹外侧缘连线的中点处。距趾甲角旁开0.1寸。是足太阳膀胱经的末穴7)按摩涌泉穴(位于脚心部)。它是肾经里的重要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强筋壮骨。可用拇指快速按揉。直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按揉下。再接着揉搓各脚趾下。补肾壮阳。能让手脚快速暖和。)(涌泉穴位于当脚趾全部弯曲时。在脚底所形成的人字形皱纹中央处)。次数皆为每天2~3次。每次按压穴道各40~50次。

14、老年痴呆也是肾虚的一种表现。而打通肾经就可以防治包括老年痴呆在内的各种老化症状。太溪穴不但是肾经的大补穴。还是全身的大补穴。大家都知道足三里穴是强身大穴。但如果与太溪穴相比。足三里偏重于补后天。太溪穴偏重于补先天。所以。要补先天之本就得从太溪穴开始。

15、改善健忘、提神醒脑:1)大钟配天柱能补脑(相当于“醒神健脑丸”)。可补肾气。增强大小脑功能。肾经上的大钟穴(位于“太溪下0.5寸”或“照海后1.5寸”处。找到脚内踝。内踝后缘的凹陷往下1厘米处)。有调节肾经和膀胱经的功效了。膀胱经上的天柱穴(位于后头骨下方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cm左右)大家通常在下午3~5点总会感到精神头特别足。就是因为此时膀胱经的气血最旺;每天按揉30~50次即可。许多老年人总感到自己爱忘事。这是由于上了年纪。大脑功能慢慢衰退的缘故。与其吃那些被宣传的不着边际的保健品。倒不如多按摩大钟穴和天柱穴。比吃的任何一种保健品都管用。2)脑疲倦(醒脑):按摩督脉上的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中指点按刺激。

16、烦躁1)宽心顺气:膻中穴。2)敲十宣穴:症状为事情多、任务重时。容易气血上涌。明明知道此刻需要平心静气。却越想越着急。方法:宣泄。选择你爱听的音乐。随着音乐的节奏。用十个手指肚敲打你的电脑桌。敲到手微痛即可。十指连心。“十宣”穴位于此处。可宣泄心中郁结之气。

17、全身无力。头目昏沉。精神不振。病因为心理压力过大。休息不到位。点揉督脉上的后溪穴(手握拳时。小指弯横纹尽头突出最高处)3分钟。上通头部可使人精神振作。18、晕车。强刺激点揉风池穴特效。

19、头痛:1)头部某点疼痛。类似脉搏跳动。做事没精神。思维迟钝。多半是有气郁积在心。在同侧找到痛点。用拇指轻揉。疼痛处多有结节。可揉开。也可揉搓外关穴治疗。2)偏头痛,为少阳胆经循环不良。取小腿外侧。阳陵泉穴至光明穴。刮痧法或拨法(泻法)。3)酒后头痛。点揉率谷穴。卢息穴。百会穴。拨揉后头斜方肌起止点。浅拿肩井穴。4)前额痛。受寒时疼痛加重。头部畏风怕冷。常要戴帽子。天冷鼻塞呼吸不利。可分辩气味。天热时症状消失。病因为气虚血瘀。炙百会穴。上星穴。拨揉风府、风池穴。5)头部特别怕冷:患者头部特别怕冷。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病因为虚症。揉或炙百会穴、上星穴。

20、发烧:按摩下都(手背四、五指缝尖上五分处)。连续不断掐按1—2分钟后可缓解。21、小儿发热。在足部反射区疗法中。按揉肾上腺。腹腔神经丛。结肠区。全足搓捏。以双足双手出汗为度。配合多喝温开水.

22、防治风寒感冒——风府、风池是坚实的“防风墙”俗话说“神仙也怕脑后风”。后脑后背上有风府风池风门。风邪很容易从此处侵入人体的内部。轻则伤风感冒。严重时会导致中风瘫痪。督脉上的风府穴(顺着脖子的正中线往上摸。可摸到一个“坑”即是)总督全身的阳气。如果风邪从这里进入人体。就会出现头痛、恶寒(即怕冷、畏寒之症)等症状。除了要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其直接受风寒侵袭外。平常还要多按摩。以刺激体内的阳气。这样对防治因风寒而引起的头痛、头重是很好重要的。胆经上的风池(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风府穴相平)也不可受风。否则人就会出现口苦、目眩等不适症状。而按摩此穴。有疏散风邪、通窍的功效的作用。从而预防感冒。已经感冒了按摩此穴也有效。对于那些抵抗力弱的老年人来讲。每天早晚用几分钟来按摩风府风池穴。感冒、头疼基本上就可以与你绝缘了。按摩时。可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按住两穴。用力按揉次。至有酸胀微热感即可。抵抗风寒的办法:冬天出门时围条围巾。用围巾围住脖子。再将后面的一头搭在背上。可以同时护住风府、风池和风门三个穴位。这就把风寒挡在体外了。另外。晚上睡觉的时候。头不要朝着窗口。因为就算有窗帘遮挡。风还是可以透过窗缝进来。夜晚的风更是伤人于无形。

23、感冒初期。流鼻涕。全头刮痧。点揉合谷穴、风府、风池穴。(感冒)鼻子不通。刺激孔最穴。鼻子很快就可以畅通无阻了。24、声音嘶哑。病因为感冒咳嗽起因的咽痛。强刺激大椎穴。定喘穴。天突穴用捏揉法。手三里用擦法。

25、耳聋、耳鸣1)耳鸣、耳聋——按耳门穴2)(肝火旺造成的)_按摩听会穴:症状:平时有高血压病。由于生气发脾气。情志失调、从而引起暂时性耳鸣、耳聋。耳鸣、耳聋实际上也是因为胆经的气血滞涩.刺激听会穴来疏通胆经里的气血。肝胆相通。肝火自然也会消除。耳鸣、耳聋的问题也就一并解决了。可(耳垂前面、下颌骨髁状突出的后缘、张口有凹陷的地方)操作方法:用食指按摩听会穴~下。不要用力太猛。以免伤到皮肤。约15分钟即可见效。听会。是指耳能听声音。如果肝胆火旺。胆经气血不通畅。受到阻塞。就会表现为耳鸣耳聋的症状。比如内耳化脓感染或高血压病人肝火上炎而出现的耳鸣等。听会穴不仅对耳聋、耳鸣有特效。对于面神经麻痹和面瘫、牙痛病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这就是经络和穴位的神奇之处。身体上的经络畅通了。所有毛病都会自己跑掉。

3)搓耳朵治耳鸣每天搓耳朵至少3次。只要有时间就搓。先搓耳廓前部。就是靠脸近的地方9下。从上而下。然后是耳廓后部。也是9下。从上而下。搓完耳朵后。再用食指堵住耳朵孔三两秒钟。然后松开。4)气闭耳聋。病因感冒引起。取扑参穴。强刺激。特效。5)食疗法:喝葛根参茶:葛根15克。太子参15克。绿茶叶10克。将葛根、太子参和绿茶放入茶杯内。开水泡茶。这道茶的功效是益气健脾、升清聪耳。对于这种耳朵暴鸣的现象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注:平时要放宽心。

26、口腔溃疡、面神经麻痹:1)按摩牵正穴(耳垂前5分至1寸):中度向前斜刺(口腔溃疡加小肠反射区)。2)常吃葡萄对治疗和防止口腔溃疡十分有效。每日吃数次。量不限。一般2~3天可痊愈。3)含服蜂蜜除口腔溃疡:蜂蜜含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质和抑菌素。有较强的抗菌、消炎、收敛、止痛作用。含漱蜂蜜水有利于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促进溃疡面愈合。蜂蜜与茶叶冲泡含漱效果也佳。一般3日内疼痛消失。溃疡面缩小。3~5日愈合。用勺子舀一点纯净蜂蜜。直接涂抹在患处。让蜂蜜在口中保留一会儿。然后用白开水漱口咽下。一天两三次。

27、面肌痉挛:天容穴与天牖穴之间。多有压之有酸胀感的反应穴。28、视物不清。好象被云雾庶住。病因为肝虚引起的症状。每日点揉肝经上的太冲穴次。坚持按压风池穴有明目的效果。29、视力下降:由于常盯电脑。看东西模糊。眼睛干涩发痒。眼里有血丝。方法:按揉明目穴(耳垂上戴耳环的小孔。即是“明目穴”)。平常多用手指揉捏此穴。每次两分钟。揉时要闭眼睛。

30、眼睛酸胀、老花眼、近视眼、白内障:拇指上有三个穴道。分别是明眼、凤眼、大空骨。爱上网或工作离不开电脑的人。如常常感到眼睛疲劳。可利用穴道的按摩法。舒缓眼睛疲劳的症状。空骨穴名不虚传。按了眼睛酸疼立刻消失。眼睛疲劳往往不容易入睡的人。如果施予上述的刺激。可消除眼睛的疲劳。帮助入睡;此法还可以抑制老人性的白内障。按摩时。只要以稍微感觉到疼痛程度的力气来指压。每天刺激这三个穴道两次。

31、白内障:按摩大骨空穴(在拇指指关节背侧的横纹中点处)。用力点刺。重手法效果好(针刺或按摩大骨空穴还可治疗扁平疣)。

32、眼睛干涩:如果您感觉眼干、双目干涩、甚至嘴唇起皮、皮肤干裂、肌肉消瘦。或心烦不能入睡。可按摩三焦经上的液门穴(见前面的“手背穴位图”。液门穴位于无名指和小指的指缝间的蹼。顶着无名指的骨头。因此揉的时候比较痛)。液门穴。就是液体之门的意思。揉按它也就相当于打开了液体之门。液体就会灌溉到身体各部位。眼睛干涩啊、嘴巴干啊。当然也就统统不会有了。如果您每天晚上临睡觉前按揉手上的液门穴3~5分钟。马上就会觉得嘴里面和眼睛里有液体出来。当然也就没有干涩的感觉了。不用几天的工夫。眼干、口干的症状就会大有好转。身体状况也会较以前大不一样。干燥症的一个食疗方——银耳粳米粥:银耳10克、粳米克、冰糖适量。把两者放在一起煮粥吃。银耳可以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益气安神。配合粳米的清热润肺功能。对干燥症有很好的疗效。

33、近视、视力下降:按摩后溪穴。每次5分钟。常年坚持。仅仅是用眼过度引起的眼睛疲劳。不足以造成近视。真正导致近视的。是眼睛缺少阳气滋润时还过度疲劳。当我们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压抑了总督一身阳气的督脉。也就压抑了全身的阳气。阳气不足了。就没办法补充到眼睛。眼睛的正常舒张功能被抑制。也就容易发生近视。按摩小肠经上的后溪穴(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也就是攥拳头时。在称为“感情线”的那条纹的尽头处)。它通督脉、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按摩方法。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来回滚动。或揉一揉。每次刺激3~5分钟。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

34、迎风流泪——按摩眼睛左右角上的两穴:瞳子髎穴、睛明穴1)胆经上的瞳子髎穴(位于外眼角旁开0.5寸、眼眶骨外缘凹陷中)是胆经头面部的第一穴。专治迎风流泪。每次按压40下。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寒湿水气的扩散。从而起到治疗迎风流泪的效果。按压力量不要太大。有人按摩时把脸部的皮肤都揉掉了皮。用食指按压比较好。2)挤按睛明穴(眼睛内侧。鼻梁和内眼角交界的地方)配合起来效果会更好。每用眼1~2个小时。按摩一下睛明穴和瞳子髎穴。也算是对眼睛的一种“回报”了。

35、急性结膜炎:按摩小肠经上的少泽(手小指尺侧。距指甲0.1寸)。手法:拇指重掐法。36、眼睑浮肿。黑眼圈——太溪穴早上照镜子。你若眼睑浮肿、黑眼圈明显、面色苍白。很有可能是因为你的肾虚。需要补肾了。人体有补肾的法宝——太溪穴(位于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处按压。当有酸、痛、胀感觉时。即为此穴)。按摩太溪穴可以打通肾经。引火归源。只要肾气足了。正气存留于体内。邪气自然不得侵入。所以。无论是对于因工作忙碌而导致肾虚的年轻人。还是因岁月的流逝而导致肾功能衰竭的老年人。不用急着往药店跑。只需用拇指用力按揉太溪穴就好。每日按揉3~5分钟。

37、眼皮浮肿:按摩脾经上的血海(髌骨内上缘二寸)。用拇指强力度按压。38、麦粒肿:按摩膀胱经上的大抒(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直按斜向颈椎用力顶按。老想哭:有人因家属出了车祸老是哭。哭了一段时间。眼睛越来越看不见东西了。还有个人经常想起点什么事就哭一鼻子。这时要多揉太溪穴。

39、鼻衄:1)流鼻血时按孔最穴。鼻血很快就可以止住。这比很多老方子都管用得多。2)鼻出血。双手中指相钩。加压5秒钟。儿童多见。3)鼻出血:按摩肝经上的太冲(足背一、二趾缝间上一寸五分处)。垂直用力点按。4)止鼻血:按摩脚后跟(取穴方法: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主治)。手法:鼻子出血时。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脚后跟(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捏右脚跟。右鼻出血捏左脚跟。即回止血。5)在涌泉穴上敷大蒜泥。左侧敷左脚心。右侧敷右脚心。按摩禁忌:稍用力此穴好痛感明显者适宜。若使很大力而痛感不显。或此穴处皮肤无弹性。一按便深陷不起的。不可用按摩法(会使肾气更加虚弱)。可选用敷药法。

40、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按摩迎香、印堂、鼻通、合谷。鼻炎。除了鼻子不适等症状外。严重时还会导致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炎症还会扩散到其他器官。有的还会恶化成鼻咽癌。大肠经上的迎香穴有开窍通鼻之功效。“迎香”之名是指能闻迎香气。该穴位于面部。鼻翼外缘中点。就是紧挨着鼻孔旁边的地方。眼睛正视时。眼珠中心点直下。在鼻孔两旁约拇指二分之一宽的笑纹即是此穴。药物治疗往往要辨证。但穴位治疗却是调节全身经络。经络通了。疾病也就没了。各种鼻炎。按摩迎香穴都会有很好的效果。可用推法按摩迎香穴时。将大拇指屈曲。然后用大拇指关节。从紧贴着鼻翼最宽的部位沿着鼻唇沟向上搓到鼻梁骨处。再回到鼻翼处。如此反复进行按摩。因为大拇指属于手太阴肺经。而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这样就可以起到更大的刺激作用。每次推次。一定要长期坚持。但是这个穴位禁火攻。也就是说不可以用艾灸。对于重症鼻炎。短时间点按迎香穴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想要得到根治。最好与印堂、鼻通、合谷三穴相配合。印堂穴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有清头明目、通鼻开窍之功。对缓解鼻腔不适及预防感冒也有很好的效果。按摩此穴时。可将大拇指与食指并在一起。稍微用力进行按压。然后再慢慢向上推。如此反复按摩2~3分钟。鼻通穴位于鼻唇沟上端尽头软骨与硬骨交接处。此穴可以促进鼻部的血行。增强鼻黏膜的功能。从而使鼻子通畅。合谷穴和迎香穴同位于大肠经上。都可促进鼻部气血的循环。从而起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41、鼻窦炎:按摩上迎香(在眼内眦下五分处)。按揉1-2分钟。42、牙痛:1)取大蒜适量捣烂。温热后敷在痛点上可以缓解牙髓炎、牙周炎以及牙痛等症状。2)牙痛的时候可以切一片小生姜咬在痛处。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3)取白酒克放在杯中。再加食盐10克。搅拌。等食盐溶化后烧开。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不要咽下去)。牙痛会立即止住。4)平时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3~5分钟。叩时用力发出响声。咬齿可防治牙痛。大小便时尤为重要。最好平时经常咬(即所谓咬紧牙关)。也有好处。

43、口腔溃疡:1)按摩涌泉穴(在足底。正坐或者仰卧。翘足。在足底部。当足趾向下卷时足前部的凹陷处。约相当于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2交界处)。主治口腔溃疡、高血压、心纹痛.治疗原理:此穴能引气血下行。因此对高血压、鼻出血、头止胀痛、哮喘等气血上逆之症有特别疗效。此穴敷药的效果最好。用吴茱萸粉碎以后用醋调成糊状。贴在涌泉穴上。外面再用胶布固定。效果会很好。

2)心火上炎型。用大拇指以适宜力度轻轻拨动手腕阳谷穴。每次3分钟。每天三四次。中医认为。口腔溃疡主要是由心火旺盛、脾胃积热、阴虚火旺、脾胃虚寒及肝寒犯胃造成的。再加上身体虚弱。过食肥甘就会引起脾失健运、肝郁气滞。现在很多人都爱吃火锅、烧烤。再加上整天熬夜加班。很容易引起口腔溃疡。按摩小肠经上的阳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腕尺侧。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阳谷穴可以为身体的各个部分输入阳气。对口腔溃疡尤其有作用。按摩阳谷穴的时候。用力要适宜。不要太大。只需用大拇指轻轻拨动就可以了。每次3分钟。每天三四次。就可让你的口腔溃疡渐渐消失。

3)口舌生疮、口臭、呕吐、呃逆:按摩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横纹中。仰掌握拳时中指尖所指处)。4)食疗法:蒲公英绿豆粥。原料是:蒲公英10克。绿豆30克。冰糖适量。先将蒲公英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煎汁。绿豆煮烂成粥以后。调入药汁和冰糖即成。如果你的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在按摩阳谷穴之外。还可以喝一碗药粥。做法也不麻烦。比起反反复复的溃疡来说。也算小事一桩了。

44、止呕吐:按摩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呕吐时。可用中指压内关止呕。内关穴在掌面腕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压至有酸胀感即说明已中穴位。约1分钟即止呕吐。45、呃逆:1)按摩肺经上的少商穴(在大拇指外侧。距指甲角一分处)。呃逆时。患者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人。至有酸痛感为度。持续半分钟到1分钟。呃逆可止。2)因暴饮暴食造成隔肌惊挛:取足反射区脑垂体。胃食道。胸膈反射区。3)打隔。病因为交感神经兴奋。造成食道收缩性反应。点揉足大趾腹中间脑垂体反应区。强刺激。

46、咳嗽、哮喘——1)稍稍用力按摩中府穴和肺经上的云门穴1~2分钟即可。长期坚持。中医认为“久咳伤肺”。咳嗽可分为5种类型。即风寒、风热、燥火、痰湿和体虚等。治疗时一定要分清证型。大多数人都知道服用梨汁或藕汁可以止咳。却不知道这只适用于风热型咳嗽。梨和藕性寒。如果你是风寒咳嗽。那么喝梨汁或藕汁不但达不到效果。还可能会使症状加重。对于普通患者来说。没弄清那些的必要。因为在我们体内。就有一味“包治百咳”的大药——中府配云门。

云门穴(位于锁骨下窝处)。有止咳平喘的功效。有利于浊气的排出。可以食指和中指以感觉舒适的强度。进行画圆圈式的按揉。中府穴(位于人体的胸外侧部。云门穴下1寸)可以使胸中的浊气散开。自然也就畅快多了。用手按住此穴。稍稍用力按摩1~2分钟即可。由于此处皮肤比较稚嫩。不可太用力。天天按压这两个穴。比吃止咳药的效果还要好。

中府穴不单单对咳嗽有效。哮喘患者经常按摩此穴也是有好处的。哮喘患者发作时。一般会用扩张支气管的支气管扩张剂。但这类药物的副作用很大。每天以中府为中心按摩胸部。就会促进血液循环。使胸肌恢复柔韧。呼吸自然也就会顺畅起来了。2)蜂蜜泡大蒜治哮喘,用春天起蒜时的嫩蒜60~90头洗干净。用蜂蜜浸泡封好后保存6个月。等到秋冬时打开食用。每天吃一头。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病情会缓解或好转。

47、咽喉干。喝水也不管用。没有唾液。这是肾阴不足。揉太溪穴就能补上肾阴。太溪穴是原穴。原穴的意思是既补肾阴。又补肾阳。另外。还可按摩液门穴。48、发烧后音哑失声:点按肾经的“大钟”穴。“大钟”为什么会这么有效呢?除了要记住它是肾经的络穴。(肾经通于咽喉。所以治咽喉肿痛)更不要忘了它的名子叫“大钟”。钟不敲不鸣。

49、失语(适宜人群:因惊吓或者情绪激动失音的患者):揉通里穴和灵道穴。每个穴位2~3分钟。50、咽喉疼痛。声音沙哑——按摩太渊穴。太渊穴(位于手腕拇指端的横纹上。伸出手掌。拇指立起时会有大筋竖起。在大筋内侧凹陷处。摸起来感到有脉搏跳动之处即是此穴)是补气要穴。如果你爬山或者爬楼梯而上气不接下气了。这时按按太渊穴就有效。

可用拇指轻轻按住此处。另外四指托住手腕背部轻轻按揉。但此穴位置较深。所以按揉时一定要用力。在进行按揉之前。最好先剪去指甲。以免伤到皮肤。一般的人在感到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按摩3~5分钟即可。但如果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的话。建议用敷贴疗法。晚上睡觉前。将枸杞捣烂。然后贴于太渊穴上。以医用胶带固定。早上起来的时候取下。这样在睡眠当中。就把气补足了。第二天再去上班。就可以神清气爽。精力百倍了。教师由于讲话较多。不仅耗气。还可能使气过度上提。致使气郁于咽喉而化火。从而引起咽喉疼痛。声音沙哑、变小。这时刺激一下太渊穴。就可以使因讲话而消耗掉的气得到补充。有力地防止扁桃体发炎。减少嗓子疼痛。操作方法:用拇指轻按太渊。另外四指托住手腕背部轻轻按揉。

3~5分钟即可。也可取枸杞捣烂。贴太渊穴处。要想肺气充足。一定要多吃主食。肺主皮毛。肺气足了。人才能皮肤红润。健康漂亮。老人因为脏腑衰弱。气血生化不足。更要多吃一些主食。以利于肺气的升发。食疗:养肺益气粥——山药枸杞粥。生山药克。大米30克。枸杞30克。将山药洗净。切成块状。然后连同洗净的大米一起煮粥。等粥七分熟时。再加入枸杞煮透。即可食用。不但效果好。也不用担心会有副作用。你大可安心享用。

51、喉头肿痛:按摩膀胱经上的天柱(颈部大筋外缘之后发际五分凹陷处。哑门旁开1.5寸)。轻揉按2-4分钟。52、防治双下巴:按摩人迎穴和大迎穴。胃经上的人迎穴。位于前颈喉结外侧3厘米处。即喉结左右两横指宽。可感觉到有动脉在跳动处。按摩人迎穴。可刺激胃经。胃经气血通畅。皮肤得到足够的养分。也会更加有弹性。面部就不会出现脂肪堆积。胃经上的大迎穴位于头部侧面下颌骨部位。嘴唇斜下、下巴骨的凹处。按摩此穴可以加速脸部血液循环。使皮肤紧绷有弹性。按压两穴时。要一边吐气一边按压。每次大约按压6秒钟。“人迎”如此重复按压10次。大迎”重复30次。切记。过于压迫时反而会导致不适。用力时一定要轻柔。以免引起头晕症状。用腕力带动手指进行按压。也可将按压改为抚摸。只要用手顺着脖颈轻轻往下抚摸就可以了。长期坚持。

53、皮肤病:1)长痘痘。揉太冲和行间两穴。以补足心血。这样新鲜血液才能上达头面。也才会把痘痘运走。一周后。脸上痘痘已经十去六七。脸也显得白晰了许多。2)扁平疣、青春痘——按摩支正穴、丰隆穴、阴陵泉穴。扁平疣和青春痘非常有碍观瞻。它会导致色素沉着。摧毁人们的自信心。还极容易传染。长扁平疣的原因是什么呢?人身体上的赘生物在中医里边讲就叫痰结。就是湿气结在一起结成这些东西了。叫痰湿所结。人体内有了气郁之症。就是生了一些气。体内的痰湿凝结就会形成这些赘生物。支正穴是小肠经通到心脏的穴位。心脏和小肠也是相表里的。而连通心脏和小肠的一个络穴就是支正穴。络穴是联络的意思。就是说心脏和小肠全靠它来联络。支正穴可以从心脏那里吸取一些血液和能量。然后冲击小肠经。人体的消化功能不好。痰湿就会消化不出去。如果小肠的功能增强了。痰湿能够被及时地化解掉。就不会产生这些赘生物。也就是说支正穴化解掉了体内痰湿的赘生物。扁平疣主要是体内湿浊过多、脾虚水湿运化不利所致。按摩支正穴、丰隆穴、阴陵泉穴。半月即可有显效。小肠经上的支正穴、在手臂的背面。从手掌根往上5寸、也就是6个手指的距离。这个穴位在肉和骨头的中间。骨缝里的痛点处。按摩支正穴可采取揉、按、掐的手法。力度要适中。当支正穴出现酸痛感的时候就可以了。每次按大约下。在按摩小肠经里的支正穴以后。再和按摩胃经里的丰隆穴、脾经的阴陵泉穴结合起来。可以算得上锦上添花了。对这几条经络坚持疏通按摩。不仅可以去除扁平疣。还有很好地防衰老的效果。操作方法:可采取揉、按、掐的手法按摩支正穴。力度要适中。出现酸痛感就可以。每次按大约下。

3)荨麻疹——按摩肝经上的期门穴。主治症状为:肝病、胸部疼痛、荨麻疹等。4)瘙痒:取大枣20枚、绿豆克、猪油一匙、冰糖适量。加水共煮至绿豆开花即可服用。每天服一剂。分次服下。一般服药3天即可减轻5)大蒜可治瘊子、牛皮癣把大蒜放些盐捣烂如泥。敷在患处。用纱布盖好并用胶布固定。每天换新蒜泥一次。一段时间后牛皮癣便可以消除。患处只留下一块深色的斑印。脸上长出一颗小米大的瘊子,后渐渐长到绿豆那么大,将蒜瓣切成小块,用以擦抹患处,先是瘊子表面出现干痂,最后竟至完全脱落,患处光洁如初,未留任何痕迹。

6)喝醋加蜂蜜水治老年斑每天早上空腹喝一碗醋加蜂蜜水。方法:先用凉白开水将一汤勺醋加一汤勺蜂蜜搅匀再加些热水。最少喝一小碗。多了不限。坚持半年见效。7)美颜美白——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瞳孔直下。眼眶下孔凹陷处)

56、颈推病:按揉悬钟穴。颈椎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长时间在办公桌或电脑前坐着。保持固定姿势。容易造成颈部肌肉筋脉阻滞。筋失所养。风寒湿邪一旦入侵。就会出现各种症状。如头晕、肢体麻木等。从而影响到工作学习。直至生活不能自理。胆经上的悬钟穴(位于外踝尖上3寸。腓骨后缘1寸处)是人体骨髓汇集的地方。所以脊椎疼痛的时候。按摩悬钟穴可以很好地疏通身体上的筋脉。筋脉打通了。痛点也就自然消失了。操作方法:用大拇指发力按揉悬钟穴。其余4个指把住小腿。一天按摩3次。一次15分钟。1周以后症状会消失。平时坚持做“永”字操。方法:身站立挺直。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以颈为腕。以头为笔。按“永”字笔画顺序写楷书。每写完一字算一次。一回可做20~30次(渐渐增加次数)。用上述站立姿势再做耸肩运动。每回做30次。或经常用双手拍打项部肌肉。边拍打边活动颈椎。长期坚持可起到改善头颈部血液循环。舒筋养骨通络活络的作用。有利于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悬钟穴还是缓解疼痛的穴位。对头痛、头部酸胀、腰椎病、关节炎等一些和骨头相关的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57、颈肩综合征——按揉手三里和肩井当我们提拎重物。或进行大量手臂运动之后。经常会感到臂膀酸疼。一般休息几天就好了。这并不是什么疾病。只是一般的肩臂肌肉疲劳。但如果常年的肩膀痛。胳膊都抬不起来。这就是出现了肩周炎。按摩手三里和肩井。一般按个十多分钟就能见效。一般。肩膀不好的人。多有肠胃不好;而肠胃不好的人。也大部分都有肩周炎、颈肩综合征等疾病。因此刺激大肠经上的手三里(手肘弯曲。肘横纹外端点处是曲池穴。曲池穴再往下2寸。就是手三里。穴用拇指按压此处时会有微痛感)。能起到调节大肠功能和改善其周围气血供应的双重作用。通过肩膀的气血充足。肩臂酸疼、麻木的症状自然也就大大减轻了。可用对侧手的拇指在此进行按揉。也可将对侧手握成空拳状。用力击打此处。刺激时间不少于3分钟。两臂都要进行按摩。肩井穴位于肩关节与脖子边缘(头向前伸。颈椎最突出的部位)的中点处。位于肩部最高的地方。它与乳中穴(位于乳头中央)处于一条垂直线上。可以用手指在此处进行按压。也可以用按摩棒等轻轻在此处敲打。用指腹按住此穴。然后慢慢旋转肩膀(注意上臂要与肩膀同高。旋转角度要与前臂成直角)。也可以起到相同的刺激作用。刺激此穴的时间与按摩手三里穴相同。平常我们累了。经常敲打肩部。其实就是为了刺激肩井穴。以加速气血的运行。从而使肩部更加舒服。

58、肩周炎:1)肩痛不举。找肩髎穴;2)手臂不能上抬。取条口穴。承山穴。强刺激。病因为寒入阳跷脉。3)人老体衰。筋脉失养。致使肩关节运动障碍。刮痧活血肩周。点揉强刺激天宗穴3分钟。4)肩周炎。那么经常按摩阴陵泉穴就能使肩膀一天比一天轻松。

59、肩周炎、关节炎——按摩肩贞穴、心经、手三里、合谷穴、肩痛穴,肩周炎又叫冻结肩、漏肩风。体质虚弱或过度劳累的人很容易气血不足。经脉又是靠血气来养着的。气血不足。经脉失及濡养。就会造成血虚。血虚就会生发疼痛。再加上风寒湿邪侵袭。得肩周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肩周炎明显的症状:肩膀疼痛。胳膊很难抬起来。小肠经上的肩贞穴是气血上行必经的地方。常揉揉气血就通了。就把肩痛的问题都解决了。肩贞穴位于背后。肩关节的后下方。也就是手臂内收时。在手臂和腋窝交叉的地方上面大约1寸的位置。如果按压时有酸酸胀胀的感觉就说明是这个穴位。按压的时候用中指做掐按。效果是最好的。因为这个穴位。中指可以有效地对这个穴位发力。操作方法:中指掐按肩贞穴。一天3次。一次5分钟。按摩至少半个月才能‘药’到病除”

按摩肩贞穴的时候最好同时把心经也揉了。因为心经和小肠经是相表里的。心经把血液源源不断供应给小肠经。

小肠经的气血一充足。血虚就不会发生了。肩膀也就不会感到疲劳和酸痛了。再按摩手三里、合谷穴治疗肩周炎的效果会更好。

小秘方:先用手掌对准肩外侧揉搓几下。皮肤会感到发热;再用大拇指压在肩外侧揉捏。最后用手掌在腋窝的前面捏一捏。这个时候手臂乃至整个肩膀都将会放松。整个过程不过也就是两三分钟。由于车内的环境比较温暖。而温暖的环境可以更好地保护肩部所以最适合在车里做这套动作。按摩胃经上的肩痛穴(足三里下约三寸左右。胫骨边缘)。强力度按压1-2分钟。左治右。右治左。

60、落枕:1)用滚、揉、捏、推等手法按摩悬钟穴(位于小腿外侧。在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只需十来分钟。就能使颈部变轻松;2)按摩落枕穴(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按压时。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侧面。较大力气来回按压。以感觉酸、麻、胀为宜。双侧都要按压。一般一两天就可以缓解。

3)按摩手腕上的列缺穴(取穴时两手虎口交叉。当食指尖所到凹陷处)。手法:主要是弹拨。在穴位或部位做横向推搓揉动。使肌肉、筋腱来回移动。以有酸胀等感觉为佳。平时感到脖子不适。发现脖子僵硬疼痛。就可以拨动列缺穴。不适感就会迅速减轻。

4)按摩膀胱经上的昆仑穴(足外踝后方。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30分钟。3至5天症状即可缓解。5)按摩脖子:由家人帮忙找出颈部最痛点。用一拇指从该侧颈上方开始。直到肩背部为止。依次按摩。对最痛点用力按摩。直至感明显酸胀即表示力量已够。如此反复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轻叩按摩过的部位。重复2~3遍。重复上述按摩与轻叩。可迅速使痉挛的颈肌松弛而止痛。

6)拔罐:取穴阿是穴(阿是穴位置:颈部压痛最显处)。配穴:风门、肩井。吸拔时间均为10~15分钟。起罐后。可在阿是穴用艾卷回旋灸5~7分钟。每日1次。

?如果您想收到传承中医每天推送的健康养生内容,请直接点击右上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