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变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注意结肠息肉有癌病可能哪种情况必须手
TUhjnbcbe - 2023/5/22 20:05:00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http://pf.39.net/bdfyy/zjft/161225/5154125.html

随着人们健康体检意识的提高,结肠息肉的检出率也在逐渐增加。研究数据显示,结直肠从正常黏膜转变为晚期恶性肿瘤,中间会经历息肉、腺瘤、上皮内瘤变和早癌等多个病理过程,时间可达数十年。在以上任一阶段发现病变并进行处理,均能够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风险,所以早期发现结肠息肉对预防结直肠癌意义重大。

结肠息肉是发生于结肠黏膜面的赘生物,大多位于乙状结肠或直肠,单发多见,年龄越高,发病率越高。一般来说息肉与肠壁的连接方式、部位、范围、单发或多发、大小、形态和颜色等对判断其性质、有无恶变倾向及治疗有益。诊断主要靠内镜及直视下活组织检查。

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息肉

1、腺瘤性息肉

是最常见的息肉类型,包括管状、绒毛状、管状绒毛状腺瘤三种。其中管状腺瘤最多见,约占80%,表面多为结节状,大多有蒂,易出血,一般被认知为会逐渐长大并转为大肠癌的息肉。随着年龄愈大,这类息肉癌变的风险就越大。所以推荐年龄大于50岁的中老年人,可接受肠镜检查,以发现早期病变。

2、增生性息肉

这种息肉也非常常见,但是癌变的风险比较低,常见于直肠或乙状结肠的成群微小息肉,50岁以上成人几乎将近一半的人会有这种息肉,愈年长愈多。因为这种息肉癌变风险极低,临床上不会去切除或摘除,很多人被医师告知不需要处理的息肉就属于这类,但仍需要定期追踪。

3、炎症性息肉

这类息肉看起来红红的很吓人,常被误以为是已经癌变的腺瘤性息肉,其实它不太会进展为癌。但是由于血管丰富,偶尔会发生出血,所以有时医师还是会把它切掉。

4、青年性(幼年性)息肉综合征

以青少年多发性的结直肠息肉为特征,亦见于胃和小肠,多与基因突变有关。大部分的息肉呈典型的错构瘤特征,大息肉通常呈分叶状,半数不典型可出现异性增生的腺瘤,引起结直肠癌的危险性增加,对数量较少的息肉,可通过内镜摘除。对不能通过内镜摘除的大量结肠息肉、有症状、存在腺瘤样变或结肠癌家族史的患者,可考虑全结肠切除术。

5、家族性息肉病(FAP)

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即FAP,息肉分布于结肠、直肠、十二指肠、胃等,息肉数可成百上千,大小不等,癌变倾向高,平均癌变年龄为40岁。最早的症状为腹泻,可有出血、腹痛、贫血、体重减轻和肠梗阻,可经结肠镜及活组织检查,并通过基因检测来确诊。此类息肉,若放置不理,几乎%发展成大肠癌!应尽早发现,尽早手术治疗。

总结一下,并非所有息肉都必须切除。但是,腺瘤性息肉是一定要切除,因为它有较高的癌变几率,因此也被称为肿瘤性息肉。主要有4种类型: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

息肉切除术后需要注意什么?

1、息肉切除术后一般需住院观察2天,2天后可恢复适当活动。1个月内不能进行负重工作及剧烈运动,避免伤口撕裂、钛夹脱落导致大出血。

2、较大息肉创面较大时需要禁食1天(具体看医生建议),如无腹痛及便血情况,可过度到半流少渣饮食3天。

3、禁便秘及用力排便,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过于用力导致创面出血及穿孔可能。忌烟酒、酸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

4、无论何时出现突发腹痛及便鲜血、黑便、头晕等均需及时就医。

息肉切除后怎么复查?

息肉切除后,应强调定期胃肠镜随访,早期发现新的病变和局部复发病变,并及时处理。确定随访时间不能一概而论,一般在1次检查中发现10个以上腺瘤的患者,随访间隔应在1年以内,并考虑是否有潜在家族息肉病的可能;对于接受分块切除无蒂型息肉的患者应该在随后的3~6个月进行随访,从而验证息肉是否被完全切除;为保险起见,推荐每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如果大便带血、腹痛或者存在贫血等症状,均需及时就诊。

作者:消化内科张宏娜

图片:消化内科提供

1
查看完整版本: 注意结肠息肉有癌病可能哪种情况必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