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是人体里面,最重要的一些器官。
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五脏中的肝脏。
大家知道,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起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作用。一旦肝功能出现异常,就会引起明显的物质代谢障碍、解毒功能降低等等。
肝脏不好的人,身体这4个地方会“变黑”,你不得不知!
一、脸色变黑
如果你发现,你的皮肤越来越暗,甚至发黑,那么很有可能是肝脏出现了问题。
这是因为,肝脏生病,引起了黑色素的代谢异常;或者是体内胆红素无法代谢出体外,在体表堆积,易致皮肤呈现“古铜色”,并且没有关泽,甚至粗糙。
二、腹部变黑
通常情况下,我们是看不到腹部静脉的,但是如果肝脏发生了病变,腹部静脉的血液回流就可能受阻,发生静脉曲张。致使腹部“变黑”。
而且,越是肝硬化腹水,越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三、眼圈变黑
有些睡眠不足的人,可能会产生黑眼圈;但是如果你的睡眠很充足,还是有浓重的黑圆圈,就需要注意了。
因为肝病会引起黑色素代谢障碍,在眼睛周围尤为明显,是很容易形成黑眼圈的。
四、嘴唇变黑
正常嘴唇发黑,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如消化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引起血液缺氧等等。
但是,如果你的肝脏平时就不是很好,嘴唇也开始变黑,或许也是肝功能异常,甚至是肝脏病变的一种表现,一定不要大意。
保护肝脏,要知道它的喜好!
1、肝喜“青”
《*帝内经》认为,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经。青色的食物有疏肝护肝的功效,经常食用能疏通肝气、滋养肝血、清除肝火,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如菠菜,*瓜等。
2、肝喜“脂肪”
大家都觉得,脂肪是肝脏的大敌。实际上,不管有没有脂肪肝,脂肪都是肝脏必不可缺的营养,少了它,肝脏就没法正常工作。
营养专家称,保护肝脏,就要做到每天吃的食物中,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最好分别占20%,剩下的60%为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主食等。
肝脏喜欢脂肪,但不代表摄入过多的脂肪,所以应首选瘦肉、低脂牛奶等低脂食物。
3、肝喜“苦”
可以用蒲公英的根,洗干净,切成一段一段,泡水喝。如果嫌麻烦,可以直接饮用蒲公英根茶,口感更佳。
蒲公英俗称婆婆丁,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肾经,具有保肝、护肝的功效。如今许多知名药企都有包含蒲公英成分的肝病药物。我们熟知的蒲地蓝片主要成分就是蒲公英!
蒲公英根作用影响最大的就是保肝,清肝毒,预防肝损伤。跟乳蓟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的病患身上,是在许多预防C型肝炎中最重要的天然营养品。
4、肝喜“酸”
研究表明,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养肝的作用,尤其是酸味的水果。
水果中所含的酸性物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脂肪在血管壁内的沉积,帮助系统消化多余的脂肪,从而降低了肝脏的负担,减少患脂肪肝的概率。例如橘子、山楂、葡萄等。
保护肝脏,要知道这几个护肝穴!
1、耳尖耳穴
位置:位于耳轮区,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左右计2穴。
功效:有清热解毒,养血止痛治功,可用于治疗肝功能受损和眼目疾患。另外还有凉血、泻火、利窍之功,可用于治疗肝昏迷等症。
操作:把耳朵竖着折叠一下,取最高点的地方,可以用三棱针放血的方法去火。这种放血疗法一般要先揉一揉准备放血的部位,让它充血,然后用酒精消毒,之后用三棱针刺一下,迅速挤出三四滴血就可以了。
2、行间穴
位置: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
功效:行间穴是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
另外,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需要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操作:按压行间穴5秒钟,压到有酸感后,休息5秒钟再按压,一共20次。
3、三阴交穴
位置:在内踝尖上直上3寸,或者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功效:此穴位为肝、脾、肾三者经脉交汇处,经常按揉对肝、脾、肾有保健作用。
操作:用大拇指按下,放松,再按下,这样重复,或者是旋转按压均可。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