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转色病主要表现在果穗上,一般在果实上浆后至成熟期表现症状,往往在果穗的尖端数粒至数十粒果颜色表现不正常,在有色品种上,病果粒色泽暗淡;在白色品种上病果粒表现为水渍状。
染病果粒糖度降低,味很酸,果肉逐渐变软,皮肉极易分离,成为一包酸水,用手轻捏,水滴成串溢出,故有“水罐子”之称。该病又称水红粒。在果梗上产生圆形或椭圆形褐色病斑。果梗与果粒间易产生离层,病果极易脱落。
原因是树体内营养物质不足而导致生理机能失调。
发病规律一般表现在树势弱、摘心重、负载量过多、肥料不足或有效叶面积小时。在留一次果数量较多,又留用较多的二次果时,尤其是土壤瘠薄又发生干旱时发病严重;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易积水处发病重;在果实成熟期高温后遇雨,田间湿度大、温度高,影响养分的转化,发病也重。总之,此病是由诸多因素综合作用导致。
加强果园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时适量施氮肥,增强树势;及时中耕除草,避免土壤板结,是减少转色病的基本措施。
合理调节果实负载量,增加叶片数,尽量少留二次果。合理进行夏季修剪,处理好主副梢之间的关系。
适当多留主梢叶片,主梢叶片是一次果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采用“一枝留一穗果”的办法,以减少发病,提高果实品质。
干旱季节及时灌水,雨季注意排水,勤松土,保持土壤适宜湿度。
在幼果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倍液,增加叶片和果实的含钾量,可减轻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