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肛肠分会主委、湖南省医院结肠直肠肛门外科二级教授、主任医师何永恒。
红网时刻5月28日讯(记者刘丹通讯员唐彦博王艳姿)根据《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北京)》显示,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约38.8万例,其中男性约22.5万例,女性约16.3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9.9%。在湖南,结直肠癌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发病率第3名,死亡率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排名第5。
结直肠癌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肛肠分会主委、湖南省医院结肠直肠肛门外科二级教授、主任医师何永恒介绍,目前结直肠癌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35岁则进入高发年龄,这与年轻人的饮食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结直肠癌发病年轻化“三高一低”饮食或成诱因
家住湖南长沙的王女士去年上半年发现大便带血,她并没有引起重视,可后来却出现腹痛、粘液脓血便等情况,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直肠癌”晚期,而王女士确诊时刚满30岁。
如此年轻就患上直肠癌,不禁让人感到意外。事实上,结直肠癌早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属”,随着现代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也越来越提前。
“一般来说,结直肠癌发病率在25岁之前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到了35岁,无论男女都进入了结直肠癌的高发年龄,40-70岁则是结直肠癌最高发的年龄”,何永恒教授表示,结直肠癌的发病有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这可能与“三高一低”(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很多年轻人爱吃精米精面和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不喜欢吃素食和粗粮,对肠道的爱护和关怀不够。”
何永恒教授介绍,还有许多年轻人经常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让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也会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病几率大大增加。而肥胖患者也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研究显示,BMI指数(体重指数)超过29的人罹患结直肠癌的几率远高于BMI指数小于21的人。
此外,遗传和肠道息肉也是结直肠癌的诱因。何永恒教授表示,约有20%-30%的患者有肿瘤家族史,如家族中直系亲属患有肠癌,则其他直系亲属患肠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三倍。
结直肠癌无症状且善伪装早期诊断率低于10%
何永恒教授表示,临床上,有许多患者一旦确诊为结直肠癌,基本上都到了中晚期。这是因为结直肠癌在早期发病时可能并无明显症状,而且其表现出来的便血症状等又很容易与痔疮等疾病症状混淆,易被患者当成普通疾病对待。
事实上,大便的改变是在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关键。
“当大便的外观、形态以及颜色发生变化时,就要引起注意,警惕肠道病变的发生”,何永恒教授说,“正常的大便是*色,条状的软便,类似香蕉样的外观。如果大便的性状发生改变,比如大便稀薄、出现黏液脓血便、颜色发生改变,比如颜色呈红色或者黑色等,都是提示胃肠道出现病变”。
何永恒教授补充道,结直肠癌发展到后期会表现出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便血腹痛腹胀、肠梗阻等消化道症状,以及贫血、乏力、疲劳、发热等全身表现。
目前,我国对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率低于10%,而这也与我国居民的早期筛查意识不强有关。“大家往往是出现特别不舒服的症状时,才会想到做肠癌筛查;就算年年体检,也会因考虑做肠镜等体验感不好而放弃筛查,从而很难早期发现。”
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健康饮食生活是关键
那么,如果患上结直肠癌,有何治疗办法?
何永恒教授介绍,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技术手段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靶向辅助治疗、中医药物治疗和PD-1免疫治疗,而手术仍然是根治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式。“如果患者有出现肝转移的情况,也不要过度紧张,可以以手术为主,结合一些辅助治疗,同时还可以运用中医药来抵抗化疗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周期。”
数据显示,晚期结直肠癌,经过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40%以下,早期结直肠癌治疗后5年生存率超过95%,甚至可以完全治愈。
如果抛开遗传和环境影响等因素,该如何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何永恒教授表示,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十分重要。在饮食上,可以多吃苡米、淮山、莲子、大枣等粗粮,注意多摄入粗纤维饮食,多吃含具有膳食纤维的蔬菜,促进肠道的蠕动。在生活上,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注意多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精神状态。此外,建议35岁以上的人群做肠镜检查,如果发现有肠道息肉、溃疡、肿块等,便要每年定期做一次肠镜,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可以间隔3年做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