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直播“行医”究竟靠谱吗?治理“行医”乱象该如何发力?直播“行医”乱象多近年来,直播带货行业驶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巨大的市场红利催生了网络主播、助播等大批从业者。然而,在直播带货中却出现了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现象,更是出现了“卖药品”或“开药方”等“行医”乱象。乱象一:用“农产品”、“食品”等替换概念蒙混过关记者在一个名为“XX堂养生”的直播间看到,除了主播之外,还有一位穿着白大褂的老人一言不发地称药、打包。主播表示,自己跟着这位老前辈在线下做了7年的“姨妈汤”,专注于女性健康,有淤淤、堵堵各种问题的,先拍个10包带回去。而当网友在公屏上提问“是中药配方吗?”主播则马上回应说,虽然写着“初级农产品”,确实是“中中”配方。(图片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据了解,此类直播间所售卖中药产品的营业执照上,大多都有初级农产品收购、食用农产品初加工等关键词,以此来规避更为严格的药品类资格审查。一位店铺商家表示,直播平台不能直接卖药,直播间里也不允许随意讲医药类相关的词汇和产品,因此将药品的概念和功效转移到农牧产品或食品之上,就更容易在平台过审。乱象二:违规直播卖药,夸大治疗效果当前,一些从事健康养生的带货平台,或违规开展“网上问诊”,或公开介绍“祖传秘方”,或直接开方推销“神药”。记者在某直播平台看到,有主播举着一袋名为“散结汤”的产品正在介绍,其间有多位网友描述自己的症状,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但经过主播的“诊断”后,都推荐了同一款产品。而在该款“散结汤”的详情页中,中差评达到数百条,有消费者写道:“喝了一段时间,啥效果也没有,病情严重的千万别乱买”、“在药房里买同样的东西,比这里便宜好几倍”、“打开一包,还混杂着一根生锈的钉子”……(图片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在另一个数百人的同类型直播间,也有主播在不断重复着产品的“万能”功效:额头热热的、嗓子咳咳的、阿嚏阿嚏的,全家人都能喝,放心喝,这款已经卖出8万多单了。当记者提问“不需要医生把脉诊断,就能直接开方子吗”,随即显示已被对方拉黑并“踢”出直播间。医院主任医师胡兰贵医生直播带货是违规行为,假借医生之名直播行医卖药更是违法行为。直播间卖药号称“一人一方”,实则“千人一方”,盲目吃药对身体有很大危害,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需要辨清寒热、对症下药。乱象三:直播间里的“白大褂”大多身份不详“医院的主任医师”、“我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的权威专家”、“我是祖传几代人行医的老中医”……这些直播间里的“大夫”们名头不小,感觉都像是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但是,记者调查大量相关类型直播发现,部分屏幕前身穿“白大褂”高谈阔论的“大师”、“神医”,在直播间外、摘去面具、卸下伪装,真实身份无人知晓。(图片来源
新华社)模糊身份,不向观众公开写清自己的供职单位、研究领域,甚至姓甚名谁,是这些“神医”的常用手段。并且,这些“名医”的出场方式也是千奇百怪,有的戴着口罩称自己擅长调理不孕不育问题,字幕里打出观众可以叫她“董妈妈”;有的则写着“特邀名医”四个大字;还有的用小道具故意遮挡胸前的工作卡,模糊身份的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费尽心机。消费者还发现,在多款热销中药类产品的评价中,充斥着不同账号上传的相同评价和配图;还有部分商家通过添加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