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面部红斑黑变病?
①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常累及颊部外侧,有时也可累及颈部外侧。
②棕红色斑片基础上多发的针尖大小毛囊性丘疹,丘疹相对色素减退。
③可与毛发角化病伴发。
发病机制:不明
临床特征:颊部外侧,有时在颈部外侧可见棕红色的基底,这是由血管扩张和色素沉着结合所致。
但在I型皮肤的患者可能仅表现为红斑,导致与红色毛发角化病重叠,受累区域出现大量针尖大小毛囊性丘疹,这些皮疹相对色素减退。
患者的上臂外侧也可有毛发角化病,毛囊角栓周围有一圈红晕。
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比较常见于中青年男性,女性相对少一些,常常很远就可以看到面颊对称性发红,激动以后尤其明显。
可惜的是这种疾病很难治疗,需要针对红斑、色沉和毛周角化的表现分别给予治疗,因为跟遗传有关,所以即使有所改善,可能过几年又会回到之前的状态。
治疗建议—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的光电治疗
传统的治疗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如角质剥脱剂、角质溶解剂、脱色剂等,
建议:外用维A酸类产品(达芙文/维A酸乳膏),果酸(芯丝翠/修丽可果酸类产品),尿素(优色林尿素系列/尿素软膏),还有水杨酸类(宝拉水杨酸/博乐达超分子水杨酸)等,甚至一些果酸换肤。
但是药物治疗主要针对于鸡皮肤样的皮疹,对红斑、色素沉着效果欠佳,且不良反应较大,经常引起皮肤敏感、爆皮、干燥等等情况,让患者朋友不能坚持使用。
所以,靶向针对色素及血管的光电治疗渐渐成为治疗的首选。
比如:强脉冲光DPL,以除黑为主的,而nm,nm,nm染料激光主要除红,一般色沉危险性不大。
强脉冲光并不是激光,而是一种非相干光,能同时产生多种波长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通过滤光器调节合适的发射波长,以适合治疗靶组织结构的大小和分布深度。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脉冲染料激光一直是治疗面部红斑的标准方法。
PDL最常见的副作用是紫癜,通常会持续5~14天。
由于PDL有出现显著而持久的紫癜风险,目前有尝试用非紫癜剂量PDL来改善面部红斑的方法,即降低能量密度或增加脉宽,通过多次重复治疗以达到治疗目的。
另外,已经有研究实验表明,非紫癜剂量下,PDL与IPL(脉冲染料激光与强脉冲光治疗)在治疗面部红斑上具有相似功效,且IPL比PDL在90天的随访中红斑改善程度更明显。
IPL具有光斑尺寸较大和波段较宽等特点,因此操作更加便利,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可治疗色素性及血管性病变。
总结:面部红斑黑变病可改善治疗,但治疗周期长、价格高昂、易反复,患者需要有心理准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