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结肠多处狭窄1例
先天性结肠多处狭窄1例
先天性结肠多处狭窄1例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8年第6期第19卷 病例报告
作者:孙国强 曾津津 严克
单位: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放射科(孙国强, 曾津津); 北京市第二医院(严克)
患儿: 男, 11个月。生后大便稀, 量少, 色*, 每天4~6次。2个月后大便变稠, 每天3~4次, 每次排小指尖大小粪块, 同时腹胀, 渐加重, 有时拒乳。
体检: 发育一般, 营养中等。面部不对称。心肺未见异常。腹胀, 可见肠型, 肠鸣音亢进。肛查食指不能通过。双下肢不等长。
X线平片: 腹部膨隆, 结肠连续扩张, 横结肠最明显, 肠壁增厚, 小肠生理积气减少。
造影检查: 经肛门插管缓慢注入30%泛影葡胺约150 ml。见直肠狭窄, 直肠壶腹消失, 宽径1.1 cm。乙状结肠短, 宽径2.8 cm, 乙状结肠与降结肠交界处出现第2个狭窄段, 宽径0.6 cm, 长约2.5 cm。向上降结肠远端出现一扩张段, 宽径3.2 cm, 长约6.0 cm, 相邻降结肠中段又出现第3个狭窄段, 宽径0.5~1.0 cm, 长约6.0 cm。其上方降结肠上段再次出现第4个狭窄段, 此段较短, 造影剂很快进入结肠脾曲, 自此至升结肠均明显扩张, 肠壁明显增厚。降结肠至直肠呈“串珠”样改变。
X线诊断: 降结肠、 乙状结肠及直肠4处肠狭窄。
手术所见: 降结肠至直肠存在4处肠狭窄, 部位与造影所见相同。狭窄段表面无异常组织压迫, 肠壁柔软。降结肠至乙状结肠动脉及静脉血管纤细, 发育不良, 部分肠段血管缺如。横结肠、 升结肠明显扩张, 肠壁肥厚。小肠正常, 作降结肠、 乙状结肠切除术。直肠狭窄段术后采取球囊扩张术。
病理: 送检结肠节段性狭窄, 呈跳跃状分布, 各段肌间均见神经节细胞, 但部分肠壁神经节细胞较小, 发育不成熟。
诊断: 先天性多发结肠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