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我国的传统用药,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相较于不良反应较多的西药,许多人都认为,中药是纯天然、安全无毒的,可以放心使用。其实这是一种误区,中药与西药一样,都是属于有明确适应证和用法用量的药品,而且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无毒不成药”。许多中药经过口服由胃肠吸收后进入肝脏,在肝内的浓度高于血液及其他器官,而肝脏是药物浓缩、转化、代谢的重要器官。当中药使用不当时,会对肝脏造成损害,从而出现药物性肝损伤。据肝病专家介绍,药物性肝损伤是最为重要的药源性疾病之一,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据统计,中药近年来所致的肝损伤占临床药物性肝损伤总例数的21.0%~51.4%。由此可见,中药导致的肝损伤不容忽视,正是由于人们对中药存在使用误区,才会引发中药性肝损伤。
误区一:把中药当作保健品长期服用
许多人明明身体健康,却将中药当作保健品长期服用,美其名曰:“有病治病,无病防身。”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中医讲究阴阳气血平衡,长期服用含中药的保健品会破坏体内的阴阳平衡,出现阴阳偏盛或者偏衰的情况,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通常只有先判断究竟是哪种疾病类型后,才能进行对症治疗。
误区二:含中药的保健药可以随便吃
市面上兜售的许多保健品含有中药成分,往往打着各种“排毒、美容、瘦身、润肠、通便”的招牌,吸引广大消费者购买。其实,食用这种含有大*、芦荟、番泻叶等苦寒泻下药的保健品反而会对身体带来不良影响。因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苦寒泻下药适用于急性实热性便秘,但却不适用于虚性病症患者、老年人、慢性便秘者,如果不进行辨证施治,随便乱吃,还可能会引起*疸等急性肝损伤。另外,长期服用此类保健品还会引起其他副作用,如肠道黏膜黑变病、免疫力低下等,有的女性朋友甚至会出现痛经、月经量少错后等宫寒表现。
误区三:中药药量、服药时间可随意更改
临床上有些患者认为中药是调理身体的,那么药量和服药时间可以随意更改,私下擅自加大药量或多服用几个疗程,以为这样效果会更好,其实反而会适得其反。引起中药肝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或超剂量用药。有些中药本具有毒性,如朱砂、附子、雷公藤、土三七、溪*草、雄*、蟾酥等,长时间或超量服用则会造成中药肝损伤。
误区四:轻信偏方、秘方
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中医的偏方、秘方,大多含有损肝药物,但很多人无法分辨,盲目地使用。有的甚至宁愿信偏方,也不听医生诊断。其实偏方、秘方在个别人身上发挥作用,是由于个体差异不同所致,因此,不建议人人都效仿。最后须注意,若在中药服用过程中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胃脘不适、皮肤和巩膜*染、大便颜色变浅等症状,可能提醒肝损伤,应当立即就医检查。此外,市民朋友应到正规经营场所购买中药材,那是因为中药产地、种植、采收、炮制等不同,会导致药材的质量参差不齐,而农药残留和污染物的蓄积都会是中药导致肝损害的原因。
点击“阅读全文”,直接订阅最新《医药养生保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