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XX,男,49岁,初诊日期:.2.27
主诉:反复腹胀、便溏7年,再发伴加重7天
病史:患者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7年,经常反复口服抗生素、调整肠道菌群药以及中药口服及灌肠等治疗,均无明显缓解,多数仅暂时缓解几日,症状经常反复发作。近7日来症状再发且加重,放屁多,便溏,4-5次/日,色暗,时有肠鸣及腹胀,纳可,小便可。
四诊:舌淡暗苔薄白稍水滑,脉沉
处方:甘草泻心汤加味(椒梅泻心汤)
*参20*芩15*连5清半夏30炮姜15炙甘草10乌梅15花椒6大枣10(配方颗粒)
6剂
二诊:.3.5诉上方后便溏缓解约20-30%,守上方6剂。
三诊:.3.11诉3.27方6剂及3.5方前3剂(共9剂)后腹泻稍减轻,但之后症状同前,现仍便溏,次数多,时有肠鸣,余同前。
处方:理中汤加味
*参30炒苍术15茯苓30炙甘草15炮姜15赤石脂15乌梅15炒车前子15(配方颗粒)
6剂
四诊:.3.18诉上方后症状轻微减轻不明显。
3.11方加炒白术15淡附片10(附子理中丸加味)6剂
五诊:.3.25诉3.11及3.18方后腹胀已,时有肠鸣及便溏,色暗,舌淡红苔薄稍水滑,脉沉
处方:乌梅丸加赤石脂
*柏10*参15肉桂12淡附片10细辛5*连12乌梅30炮姜15赤石脂剂
六诊:.4.1自觉3.25方较前方明显缓解,症状缓解近一半。
仍按3.25方(乌梅丸加赤石脂)6剂
半月后见面时述4.1方后症状完全缓解,腹胀、腹泻均已,嘱注意饮食、避免劳累。
按:关于泄泻,《伤寒论》中有诸多论述,所述病机及六经较多,相对应处方也比较多,如甘草泻心汤、理中汤、赤石脂禹余粮汤、葛根汤、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芩汤、五苓散、乌梅丸等。
甘草泻心汤为治疗寒热错杂代表方。《伤寒论》:“伤寒中风,以反下之,其人夏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痞,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该方为厥阴方,多治疗胃肠道及消化系病变导致的腹胀、便溏、大便不利属寒热错杂者。
理中丸是太阴代表方,多治疗脾胃虚寒导致的腹泻、腹胀等。《伤寒论》:“伤寒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该条文明确了理中丸和赤石脂禹余粮汤的区别。
乌梅丸是《伤寒论》厥阴剂的代表方。《伤寒论》:“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乌梅丸对长期不愈腹泻及呕吐、打呃(气上撞心)、消渴多有疗效。临床中现凡久治不愈的疑难重症多有乌梅丸证。
崇经典,析八纲,辨六经,研方证,抓主证,勤思考,多临床,善总结。
我们前行在路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