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胃肠癌患者在身边屡出不穷。据调查:95%的胃肠癌是一步步从胃肠息肉转变过来的。那么,胃肠息肉一定会癌变吗?息肉该怎么治疗与预防呢?
什么是胃肠息肉?
胃肠息肉是指一类从胃肠粘膜隆起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物。
息肉按其所在病变部位可分为胃息肉、十二指肠息肉、小肠息肉、结直肠息肉,以结直肠为主要发病部位。近年临床研究报道腺瘤性息肉是胃肠息肉中常见的息肉类型,所占比率高达50%~67%,具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
胃肠息肉的危害有哪些?
胃肠息肉可引起消化道梗阻等并发症;严重的部分息肉具有恶变倾向,可形成肿瘤,部分息肉为癌前病变。
息肉组织学可分为4类:肿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
炎症息肉其病理性质为良性,如果息肉伴不典型增生很容易发生癌变。也就是说,炎性息肉也是可能发生癌变的。因此,如果在胃肠镜下发现炎性息肉,可在医生建议下进行切除。
而腺瘤型息肉又分有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腺管状腺瘤,这些腺瘤性息肉最易发生癌变。
据研究,腺瘤性息肉癌变率约为5%-40%,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最高,息肉越大,癌变的机会也越大。所以,防止胃肠息肉癌变的关键是: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息肉越好。
胃肠息肉有家族性吗?
息肉患者,尤其是多发息肉患者,其家族成员也常患有息肉,因为息肉这种病具有家族性,又叫家族性息肉病,如家族性腺瘤病、黑斑息肉综合症等。
如若发现家人有息肉病,医院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防止癌变。
患胃肠息肉有哪些临床表现?
胃息肉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在伴有合并症时才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或出血;幽门部带蒂息肉凸入幽门时往往引起间歇性幽门梗阻。
结肠直肠息肉症状比较常见,有以下不适症状:
1、便血:便血是直肠息肉的表现之一。为鲜血、被盖于粪便表面而不与其混合。直肠下端的带蒂息肉排便时可脱出肛门外。很多人会将痔疮与肠息肉出血混淆,其实两者是不同的:痔疮引发的出血往往是大便后滴血,呈鲜红色,且在平时并不会出血。但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常常混杂在便中间。
2、肠道不适:当肠蠕动牵拉息肉时,可出现肠道刺激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3、脱垂: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由于重力关系牵拉肠粘膜,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病人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蒂基周围的粘膜层松弛,可并发直肠脱垂。
4、全身症状:息肉数量较多、病程较久者,可出现贫血、消瘦等全身虚弱表现。大量排泄粘液者,可发生低钾性心律紊乱或四肢软弱无力,易疲劳等。
患者可对照自己是否经常有以上症状,如有一条符合,医院做个胃肠镜检查,即可知道自己是否有胃肠息肉。尤其是家族中有胃肠癌患者的朋友们,更是需要按时做胃肠镜进行癌症筛查。
早期治疗胃肠息肉可预防癌变
胃肠息肉是胃肠道癌症的癌前病变,但是早期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减缓癌症的发生发展。
内镜(胃镜和肠镜)下切除胃肠道息肉在降低胃肠道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将是预防癌变的主要措施。
预防胃肠息肉的“六要素”
1.要主动:建议40岁以上的人,无论有无症状,都应该主动去做1次胃(肠)镜检查。
2.要根除:不论何部位,何种类型,或大或小的息肉,都要设法根除,免去后患。
3.要送病理检查:因为病理检查才能最终确定息肉的良、恶性。
4.要注意胃肠道外的异常:有些种类的息肉常伴有胃肠道的异常,如神经系统肿瘤,骨骼及皮肤软组织肿瘤,乳腺、肺、卵巢肿瘤,牙齿发育异常,嘴唇或皮肤紫纹或色素沉着等。
5.要注意家人:这里指的家人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某些胃肠道息肉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若亲人中有被确诊为遗传倾向的息肉时,医院检查,以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6.要复查:胃肠息肉摘除后应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
医生建议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有这种有遗传倾向家族的人中,如父母亲有一方有息肉病,其后代中50%的息肉会有恶变的风险性;若父母双方均有息肉病,后代患的息肉癌变风险可上升到75%。因此,如果家族中有胃肠癌患者,请按时参加胃肠癌筛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