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阵激光,在临床美容医疗中是较常用的仪器,它除了可以治疗烧伤疤痕、外伤疤痕外,对祛斑美肤、面部年轻化也有很好的疗效。在和求美者的沟通中,大部分患者对此并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这里我就大概说说关于点阵激光的一些基础知识。
什么是点阵激光呢?点阵激光技术实际是有创激光的一种技术改进,是介于有创和无创之间的微创治疗。本质上和有创激光一样,但能量相对较弱,损伤相对较小。原理是通过点阵激光产生微小光束,作用于皮肤后形成多个微小热损伤区,皮肤因损伤启动自我修复机制,刺激角质细胞胶原再生,从而达到达到祛斑美肤、面部年轻化的效果。
点阵激光,因其特殊的图像发生器(CPG)激光,可改变光的发射模式,使其可透过高聚焦镜发射出50μm-80μm的焦斑,并将这些焦斑扫描出多达6种的矩形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菱形、三角形、线形)微小光束,会作用于皮肤并被组织中的水吸收,形成多个不同柱状结构的微小热损伤区,继而引起一系列的皮肤生化反应,分别适用于不同部位和不同肤质的治疗,从而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
点阵激光的分类:从治疗方式来看,点阵激光分剥脱、非剥脱及微剥脱三种。分别为:
剥脱性点阵激光:汽化、消融型,有气化区,主要有CO2激光(波长nm)和Er:YAG激光(波长nm)。
非剥脱性点阵激光:非汽化、非消融型,有微热损伤区,无气化区,主要有波长nm、nm及最新的nm点阵激光。
微剥脱性点阵激光:角质层完好,其下方的表皮层有气化区,主要有点阵铒玻璃激光(波长nm或nm)。
三者都属于创伤性激光;一般一个疗程需要3-5次治疗,效果能维持6-12个月;一个疗程后,每过3-6个月可做单次的追加治疗。在临床实践中,每一个患者的皮肤具体状况不同,周期及疗程也会有所差异。
目前在临床常用的点阵激光主要有三种:CO2超脉冲点阵激光、nm点阵激光,/nm点阵激光。这三类点阵激光在临床作用原理都是水吸收,但是不同波长对组织中的水吸收特点不一样。三种波长激光各有临床适应症优势,没有相互代替作用。医生必须对病症有准确的判断,才能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1、CO2超脉冲点阵激光对水的吸收是成长钉型,可作用于真皮层,穿透力较深,碳化、气化组织较快;用于程度较重的皮肤老化,全面部价格在元/次,治疗时痛感比较明显,一般需要外涂麻醉药物;但因每个人的耐受情况不同,也有一些人不用敷麻药;通常情况下,CO2点阵激光的治疗时约在10min左右,不需要重复照射,但每个人的皮肤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医生会根据经验和治疗过程中皮肤改变的情况进行调整;治疗后会有皮肤组织液有渗出,需要包扎,约5-7天就会脱痂,治疗间隔需要2个月。可治疗痣、疣、老年斑、疤痕、汗管瘤、脂溢性角化、毛孔粗大等
2、nm点阵激光对水的吸收是成伞状,吸收率非常高,穿透力不够深,作用到表浅真皮就被皮肤表面水分大量吸收,nm点阵激光一般能量做的都特别高,mj以上,不然很难穿透表皮层;治疗过程中有轻至中等疼痛、不适感,均在耐受范围内,治疗数分钟后可能会出现轻度潮红肿胀,冰敷后不适感会减轻。一般治疗间隔时间约1个月。可治疗皱纹、毛孔粗大、肤色暗哑、表浅凹陷性痤疮疤痕、美白皮肤等。
3、nm点阵激光对水的吸收成倒锥子型,可作用于真皮、表浅层,对水的吸收峰值也高,但其穿透深度相对nm波长较深,能迅速达到真皮层。气化作用远不如CO2超脉冲点阵激。一般用于轻度的皮肤老化,价格在元/次,治疗时有轻微针扎样的痛感,一般可以耐受,对于耐受力比较差的患者可外涂麻醉药物;相对来说,铒激光的治疗时间较长,一般在20min左右,因为它本身治疗比较浅,想要达到好的效果,需要对重点治疗部位多次照射,相对来说效率低;治疗后,无需包扎,5天左右脱痂,间隔1个月再做第二次治疗。可治疗疤痕、皱纹、毛孔粗大、紧致皮肤、妊娠纹、*褐斑等。
由上陈述可见,点阵激光适用范围广泛,主要总结有以下几点:
1.面部年轻化——皱纹、毛孔、光老化等
2.凹陷性瘢痕和增生性瘢痕——痤疮后凹陷性瘢痕、各种外伤后瘢痕3.色素性病变——*褐斑、老年斑、色素沉着等4.妊娠纹或膨胀纹l
点阵激光的禁忌及术后护理:一般来说,只要皮肤正常,无伤口、结痂者,都可以做点阵激光。但处在妊娠期或哺乳期这种特殊人群,则不建议;从理论上讲,点阵激光只对眼睛、暴露部位的皮肤有影响,对胎儿无射线影响;但孕妇在治疗过程中会有紧张、疼痛等不适感,激光美容本身就是锦上添花的事,特殊时期不建议做。
此外,激光治疗一般不需要特殊检查,但会在面诊时有一些基础问诊,一些有瘢痕体质、光过敏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需注意,特别是患有糖尿病者,点阵激光治疗后创面愈合较难,不容易恢复;所以求美者在治疗前,一定要如实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此外,主诊医生还需要了解患者近期的身体状况、用药及手术情况,对于近期患有白癜风和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者、曾行化学剥脱术、磨削术及其它换肤术者、近期内使用维甲酸药物者都需要认真询问记录,并告知其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免因治疗以外的因素影响治疗效果,而造成医疗纠纷。
点阵激光治疗后,一般24小时以后就可以洗脸,这期间点阵形成的微孔已经上皮化,只不过结痂没脱落,待其自行脱落即可。另外,点阵激光后,皮肤的部分水分流失,皮肤干燥脆弱,一定要做好保湿防晒工作;否则有可能形成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
点阵激光治疗后可能存在的副作用:
对于治疗,即刻的副作用是疼痛,然而因患者自体差异原因、医生操作及术后护理的问题,还存在其他副作用,如:
1红斑
包括暂时性红斑和持久性红斑。点阵激光治疗后,患者可出现一过性红斑,由于其持续时间短,且能自行消退,大部分不需要干预。持续性红斑是非剥脱性激光嫩肤术后红斑持续4d,或剥脱性激光术后红斑持续1个月。治疗多采用发光二极管(nm±10nm)照射减低红斑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强脉冲光和脉冲染料激光能加快持续性红斑的消退。预防需要正确选择参数、避免感染和接触性皮炎。
2色素性改变
2.1色素沉着:点阵激光导致炎症后色素沉着(PIH)的概率约1%~32%,剥脱性点阵激光和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均可出现,与传统激光相比,点阵激光发生炎症后色素沉着的强度低、持续时间短,非剥脱性激光出现炎症后色素沉着的发生率更低(1.1%)。炎症后色素沉着和肤色、术后冷却、激光治疗前晒黑、激光损伤破坏真皮表皮连接处皮肤屏障的程度、炎症反应程度以及激光的参数等因素有关。尽管炎症后色素沉着一般无需治疗可自行消退,局部外用一些轻度化学剥脱剂(例如维A酸、壬二酸、维生素C及羟基乙酸)和使用防晒乳膏均可减轻其症状。
2.2色素减退:很少见的并发症,好发于多次治疗和肤色较黑的患者。剥脱性激光出现色素减退发生率明显比点阵激光高。
3感染
术后1~2周容易出现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剥脱性点阵激光和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均可发生。临床上为避免各种机会性感染后遗留严重瘢痕,需给予对症抗感染,如抗病毒、抗细菌和抗真菌治疗。预防应尽量避免大面积创伤,加强皮肤创面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接受点阵激光治疗时需警惕各种机会性感染。
4瘢痕
任何一种有创性激光治疗均有潜在瘢痕形成的风险。治疗常外用糖皮质激素或局部糖皮质激素封闭。需要小心设置激光参数和做好术后皮肤损伤后的护理,尤其是治疗一些特殊部位,例如,颈部和胸前等。患者曾出现创面感染、接触性皮炎或瘢痕疙瘩,或颈部激光治疗时需更警惕瘢痕形成。
5痤疮样疹和粟丘疹
点阵激光出现痤疮样疹和粟丘疹较传统激光低,剥脱性和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均可发生,发生率约3.5%~5.1%,好发痤疮患者。痤疮样疹可使用抗生素治疗,粟丘疹可通过电灼或激光治疗。化妆会加重痤疮样疹和粟丘疹的发病,因此,应避免化妆。痤疮患者需控制炎症后再采用点阵激光治疗,如中重度痤疮患者选择点阵激光治疗,可短期服用抗生素预防痤疮样疹爆发。
6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主要由于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软膏)引起的过敏反应,临床可表现为潮红、丘疹和水疱,自觉瘙痒。与选择的点阵激光机的类型无直接关系。治疗可选择抗过敏及对症处理。
7麻醉毒性
临床上很少见。因多数患者能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值得注意的是,点阵激光治疗前将麻醉药去除有利于降低其麻醉毒性。
8睑外翻
瘢痕性睑外翻是一种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见于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眼周既往手术或皮肤弹性较差的则出现睑外翻的概率明显增高,采用低能量和避免胶原过度收缩可降低睑外翻的发生。治疗上可采用整形外科处理。临床上应仔细询问病史,选择适合患者的激光参数。
9角化棘皮瘤
角化棘皮瘤常在创伤部位出现,见于非剥脱点阵铒激光(波长nm)治疗4~6周后,考虑是由于点阵激光治疗破坏毛囊单位。可给予手术切除,如治疗面积较大,且患者有光线性角化病,则激光治疗需谨慎。
10记忆现象
记忆现象多出现在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后,尤其为复合点阵激光。Foster等报道热介导记忆现象发生在患者接受联合点阵激光(/nm)治疗红斑消退后,当洗热水澡或在日光下暴露时间延长,导致类似红斑出现,其机制不明,考虑可能与神经源性或组胺或肥大细胞有关。治疗红斑一般在48h内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在临床治疗中,医生会遇到不同患者,每一个患者的皮肤状况各不同,也很难说激光治疗的疗效对哪个人更好或更差。不过,一般肤色较深(亚洲人)的患者在接受激光治疗后发生炎症后色素沉着(PIH)的机率更大,这也是在治疗亚洲患者时所面对的最大挑战,但总体而言,点阵激光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减少了对表皮中黑素细胞的刺激和损伤,大大降低了术后色素沉着的发生率。有利于创伤迅速修复和皮肤外观的改善,并有效预防术后疤痕返黑。
总之,想要得到一个良好的治疗效果,医院和医生很重要!特别是医生选择至关重要,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的具体面部情况、评估患者的适用激光参数,以及告知点阵激光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对策,才能使患者更好的接受点阵激光的治疗,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资料:
1、《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41(1):8-11.
2、《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4(1):21-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