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变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小儿牙齿不白及牙面不平的诊断及治疗
TUhjnbcbe - 2021/2/2 9:59:00

喵~

o(=·ω·=)m

听说好文跟好音乐更配哟

如果您有想听的歌曲

可以后台给我们留言哈

牙齿不白及牙面不平

发育良好、钙化正常的牙齿呈透明的*白色,牙齿的形态虽因不同功能而有切迹,牙尖及沟窝的区别,但牙冠表面应平整光滑,且有光泽。有些小儿口内的牙齿并不光洁,牙齿呈*色或墨浸样灰褐色,有的出现*褐色花纹,并在牙面上出现凹陷的蜂窝状缺损,个别牙面上出现一块块暗白色,不透明的白垩状斑块,或出现黑褐色凹陷。甚至有个别小儿全口牙齿都是黑色且呈钉状,像被火烧焦似的,造成牙齿不白、牙面不平的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叙述如下。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牙齿发育不全和钙化不良

牙齿的发育是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乳牙牙胚从胚胎第二个月开始发育,口腔黏膜上皮在产生牙胚的相应部位迅速增生、局部增厚并伸进中胚叶内,形成牙板。然后,牙板深部细胞增生,在上下颌各形成10个球形的上皮膨隆,称为牙蕾。胚胎4个月时,在第二乳磨牙牙胚的远中,牙板向远端伸展,逐渐形成第一恒磨牙牙胚。胚胎5~6个月时,在乳牙胚舌侧深处,牙板的末端增生膨大,形成20个恒牙牙蕾,成为代替乳牙的恒牙牙胚。继而牙板深;部细胞进一步增殖,形成造釉器,经过蕾状期、帽状期、钟状期,逐渐形成牙釉质。牙板下方相对的中胚叶组织增生形成牙乳头,在造釉器下方形成柱状细胞,也就是造牙本质细胞,可形成牙本质。

牙齿从发育、生长、钙化、萌出,一直到牙根完全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如恒中切牙约需10年之久。在牙齿长期发育过程中,母亲和儿童的全身性疾病、营养不良、用药不当或局部感染等都可以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与钙化。

1.母亲妊娠期情况

(1)营养不良:母亲妊娠早期反应如恶心、呕吐、偏食,造成营养不食,致婴儿牙釉质发育不全并钙化不良。

(2)孕母疾患:如患风疹、毒血症等,可使胎儿乳牙及第一恒磨牙发育不良。

(3)孕母服用四环素类药物(tetracyclines),可通过胎盘沉积在胎儿牙本质上,造成牙本质变*。

2.婴幼儿全身疾病的影响

婴幼儿时期患高热性疾病如肺炎、猩红热、麻疹、消化不良、佝偻病等,均可影响恒牙的发育和钙化。

3.婴幼儿重度营养障碍

如缺乏维生素A、D,缺乏必需氨基酸及矿物盐类,都会影响牙齿的发育与矿化。

4.牙齿局部因素

由于乳牙根尖部感染或外伤,致相应的恒牙胚发育障碍。

(二)四环素染色

婴幼儿时期是牙齿发育矿化时期,如服用四环素类药物,可使四环素与牙体硬组织形成稳定的四环素钙复合物,抑制牙齿硬组织矿化物质的沉积和牙本质细胞的胶原合成,影响牙釉质及牙本质的发育,并使牙齿染成*色。

四环素着色及牙质钙化障碍的程度和药物剂量成正比关系。在牙冠形成期,四环素用药时间愈早,给药时间间隔愈短或一次服药量过大,则牙齿的染色愈严重。一旦形成损害,病变则不可逆。在牙冠形成和钙化完全后(一般为7岁左右),再服用四环素类药物,对牙齿的影响已不明显。因此,在临床上根据牙冠四环素着色的部位,可推测出小儿患病及服用四环素药物的时间。如母亲妊娠4~5个月时服用四环素,可致乳牙变*;婴儿出生后3~5个月时服用四环素,可致除上侧切牙以外的恒切牙着色。出生后5~9个月时服用四环素,可致恒尖牙着色,出生后10~12个月服药,可致上侧切牙着色。

(三)斑釉

地区性氟中毒,因地区饮水、食盐或煤炭中含氟量过高,致口内多数牙齿出现对称性白垩色或*褐色斑块,又称氟斑牙。长期服用氟含量过高的饮水(高于1ppm),可形成含氟磷灰石[3Ca3(PO4)2·CaF2],使牙齿矿化障碍颜色改变,严重时产生釉质发育障碍,致牙面凹陷不平。

(四)龋齿

龋病侵蚀牙齿可产生色素沉着、牙质变软,最后产生实质性缺损。目前认为龋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即细菌、宿主和饮食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细菌和菌斑是龋病发生的主要条件。在上述三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作用下,产生牙体缺损。在少数健康状况不良的小儿,因食糖量多,且口腔卫生较差,可在短期内产生全口多数牙齿龋病损害,这种病损又称为猛性龋。

二、诊断

主要通过望诊、问诊,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局部地区的氟水测定,紫外线下测定四环素荧光点等特殊检查。

(一)望诊

观察小儿牙齿的颜色及光泽,是否是白垩色、浅*色,、*褐色、墨浸色、黑褐色;受累牙齿的数目、部位、是否对称。受损部位在牙冠尖部或颈部,呈线纹状、点窝状还是全牙冠变色。如多数牙对称性受累,系发育期受损所致;如个别牙受损,多因局部因素所致,再结合牙齿颜色、病史鉴别诊断。

(二)问诊

询问小儿7岁前是否居住在高氟区,当地发病情况。询问小儿既往病史及服药情况,以及有无面颌部急性感染病史。

(三)探诊

尖探针探查牙体缺损区,了解牙质的硬度。如牙质变软多为龋病,牙质坚硬,多系釉质发育不全。

(四)特殊检查

紫外线照射观察有无产生*色荧光的四环素着色带。当四环素与牙齿中的钙结合后,其共轭双键结构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产生灿烂的*色荧光。

氟(fluorine)含量的测定用以确定是否为高氟地区。

一般情况下,通过望、问、探诊可以对牙齿不白和牙面不平进行诊断。

三、鉴别诊断

(一)釉质发育不全症

在牙胚发育期间受外伤、感染、营养不良或全身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下,使牙齿釉质形成障碍或钙化不良。如釉质基质形成正常,仅钙化障碍,则仅有色泽的改变。牙齿呈白垩色、*色或褐色,无实质性缺损。如基质形成障碍,则牙面出现凹陷。前者称为钙化不良,后者称为釉质发育不良。严重时二者伴随产生,统称为釉质发育不全症。将病损分为两型:

1.轻型

其特点为:①釉质形态基本完整,无实质性缺损。②牙齿色泽及透明度改变,初为粉笔样暗白色。此后釉质疏松,渗透性增加,随着进食外界色素浸入,变成*褐色。③牙面横纹明显,但硬度正常。

2.重型

其特点是:①牙齿实质性缺损,牙面出现带状凹陷、点窝状或蜂窝状缺损,甚至整个牙面无釉质被覆。②伴有色素沉着,多为棕褐色凹陷区。③牙形改变,前牙切缘变薄,易出现牙折,后牙牙尖向中聚集或牙尖消失,颌(牙合)面呈不规则的小结节和凹陷。

带状凹陷表示同一时期发生的釉质全面受阻,如反复多次则可产生数条带状凹陷。

点窝状凹陷表示成釉细胞成组地发生障碍,但邻近细胞仍有活力,可继续形成釉质,只有局限的点状釉质发育不全。

(二)四环素染色

根据小儿患病及服用四环素的病史,以及口内多数牙齿均为*色,经日光照射后。牙齿染色逐渐加深,在紫外线照射下有金*色荧光带可以诊断。

(三)斑釉症

是慢性氟中毒的一种症状,在流行地区还可累及骨关节及韧带等组织。

在同一时期发育的牙齿上有颜色的改变及实质的缺损,颜色有白垩色、*褐色及暗棕色。重型氟中毒的牙齿上有线状或点状釉质缺损。生活在高氟区的患儿,全口牙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如在6岁前离开高氟区,前磨牙或第二磨牙可免受损害。斑釉牙是一种地区性氟中毒疾病,根据当地居民患病情况、牙齿颜色的改变及地区饮水或其他食物中含氟量较高的事实,较易进行诊断。

(四)龋病

是牙齿在多因素作用下,牙体硬组织脱钙、有机物分解致牙体缺损并有色素沉着的牙体疾病。

1.色的改变

在牙冠点隙、沟裂处早期有不透明白垩状,继之因外来色素沉着,呈*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

2.质的变化

由于牙体硬组织脱矿,有机质分解,所以牙釉质和牙本质疏松变软。此时尖探针可刺入牙体组织,如插入硬橡皮之中,不易取出。

3.形的改变

牙质脱矿软化,最后完全崩溃,形成实质性缺损,即龋洞。一般颌(牙合)面龋洞口小底大,而光滑面龋洞口大底小呈V形缺损。

4.好发部位

龋齿好发于食物滞留区,如面的点隙沟窝,邻面牙颈部,上中切牙邻面。

5.X线片检查

有助于确诊邻面颈部龋齿。

(五)全身疾病所致的牙齿改变1.恒切牙的改变

常见有下述改变:①切迹远近中径变窄。②牙颈部远近中径较宽,使切牙形成倒钟形牙冠。牙冠由颈部向切缘处收缩,形成钉状,远近中切角变圆。③切牙与尖牙之间常有间隙。

2.恒磨牙的改变

①磨牙牙尖向牙冠中央聚集,形成蕾状。②颌(牙合)面沟凹不明显,或牙尖消失,颌(牙合)面由多数不规则的、粗糙的小结节和凹陷构成,又称桑葚牙。

3.伴有神经性耳聋及间质性角膜炎的牙齿改变

总称为先天性梅毒的三特征。国内目前本病已极罕见。

(六)死髓牙

常因外伤性碰撞、深龋洞或牙根病理性吸收,造成牙髓坏死、牙齿变色。如外伤后牙髓出血,初期牙冠可呈鲜红色,牙颈部更显著。随着时间的延长,牙齿呈暗红色,牙髓完全坏死后,牙齿可呈黑褐色。

如龋齿逐渐波及牙髓组织,多有牙痛史,并查见龋洞,牙齿失去光泽,呈暗灰、黑褐色。

四、治疗

牙齿变色及牙质缺损为不可逆病变,无法恢复正常。可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孕期及婴幼儿的营养,预防疾病。对已经变色的牙齿进行漂白,涂布塑料,进行牙冠修复。有实质缺损的牙齿,可进行充填或牙冠修复。

(一)卫生宣传教育及时治疗全身疾患1.妊娠期应注意

①营养丰富全面,注意增加蛋白质、维生素、钙、磷、铁等矿物质的摄入,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可偏食。②注意孕期健康,孕母少服或不服药物。

2.婴幼儿期应注意

①加强营养,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少食糖食。②控制药物的使用,8岁前不用四环素类药物。③及时治疗各种急性或慢性疾病。④注意口腔卫生,3岁开始漱口刷牙,睡前禁食糖果类甜食。

(二)牙齿漂白及涂布塑料

由于小儿不易与医生合作,最好等青春期进行处理,以免产生副作用,影响疗效。

1.牙齿漂白法

本法应该做到:①严密隔离唾液,拭干牙面,最好上橡皮防水障。②先用10%盐酸涂布牙面变色区,每牙一分钟。③用流水冲洗,然后再次干燥牙面。④取30%双氧水湿棉纱覆盖在牙面色素区。⑤用W白炽灯照射,热度40℃,先距1.5zaozi(英寸),照射7~10分钟,再距3zaozi(英寸)照射10分钟。⑥再次冲洗,拭干。

一般进行3~5次处理,牙面色素逐渐变浅,8~10次后,基本可恢复正常牙色。如效果不佳,半年后再漂洗三次。

2.涂布塑料

步骤是:①严密隔离唾液或上橡皮防水障。②用pH1的枸橼酸纱布覆盖牙面1~2分钟。③流水冲洗后,再次隔湿干燥。④用小毛刷蘸取涂料,在牙面上反复涂擦,直至牙面色泽一致。

(三)牙体修复

1.龋齿进行充填治疗。

2.死髓牙在进行根管治疗后,可进行牙冠修复。

3.牙冠修复,个别着色重、缺损大的前牙,可进行塑料贴面或牙冠修复治疗。

图文改编自:

《儿科症状鉴别诊断学》(第3版)

更多精彩尽在

《儿科症状鉴别诊断学》(第3版)

儿科症状一网打尽,儿科医生人手必备

更多实拍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儿牙齿不白及牙面不平的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