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变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一眼看出你的病之耳诊
TUhjnbcbe - 2021/3/12 16:53:00
白癜风遇上节日优惠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788616.html
耳诊诊法

耳诊是一种通过观察耳廓的位置、大小、厚薄、形态、颜色、血管及其它“阳性反应物”(如丘疹、脱屑、皱折等)变化等来判断人体五脏或疾病的方法!

一、耳诊诊断原理

1.耳与经络关系密切《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说明经络与耳部的关系十分密切。故《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2.耳与脏腑的关系密切五脏之中,耳与肾、心的关系最为密切。耳为肾所主,肾开窍于耳。如《中藏经》曰:“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外通于耳。”关于耳与心的关系,《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杨上善《*帝内经太素》指出心开窍于耳是因“肾者水也,心者火也,水火相济,心气通耳,故以窍言之,即心以耳为窍。”

此外,肝藏血,耳受血始能听。心主血,肺主气,心肺合司宗气,肺朝百脉,宗气上贯于耳,耳方能闻。脾胃为升降之中轴,脾胃升降失司,清阳之气上达贯耳,耳方能聪。因此,耳不仅为肾窍、心窍,同样亦为肝窍、肺窍、脾窍。耳虽为人体的一个小部分,但耳具有预报全身脏器生理、病理的全息作用。所以脏腑组织的病变可反映于耳,通过察耳可较早测知内脏疾患。

综上所述,耳郭是人体体表外窍中的重要荧光屏,是人体信息输出、输入最强、最集中的地方之一。耳是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缩影,人体各脏器、各部位与耳部皆有集中反映点,脏腑组织有病必然反映于耳,因此,通过察耳可以窥知内脏之疾患。

二、耳穴望诊


  耳穴视诊是通过对耳郭及耳穴区皮肤进行细微观察,以其病理形态诊断疾病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对于耳朵的观察,要在采光充足,温度适宜,环境安静的室内进行,尤其要充分暴露检查部位。如果耳郭不清洁,则可用酒精棉球轻轻檫拭,千万不能用力擦洗耳郭,以免引起耳部的血管扩张而发生颜色的改变或把耳郭部位的阳性物擦掉。同时,还要注意性别、季节、气候的差异。


  观察耳朵的时候,两眼要与被观察者的耳朵在同一水平线上,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牵拉耳郭,在对着光线的方向,由上而下,由外而内地按解剖部位顺序仔细观察。如果发现或者怀疑是阳性反应物时,则可以用牵拉耳郭那只手的中指将被观察的耳朵由耳背向前顶起,目的是将耳朵的皮肤绷紧,以便仔细观察阳性反应物的大小、形态、色泽等。如果一次不能明确诊断,可先将绷紧的皮肤慢慢松弛下來,适当休息后,再将皮肤慢慢绷紧,反复观察。


  在观察耳朵的过程中,如发现耳郭或者耳朵内部的皮肤有隆起、结节等阳性反应物,应以手指或探棒轻轻触及试探结节的大小、硬度、移动性、边缘是否整齐及有无压痛等。如果是皮肤上的血管发生变化,则应注意血管的正常分布和异常扩张及走向。

(A)耳郭阳性反应物


  如果在耳穴的部位呈现点状或片状色泽暗红、暗灰、苍白或者中央苍白、边缘红晕,则多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肠炎等。


  如果耳部有似鸡皮疙瘩样丘疹,颜色红或者白,则多见于妇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炎、心肌炎等。


  如果有皮肤白色,而且片状凹陷或者隆起、无光泽、无脂溢者,则提示慢性器质性疾病。如果皮肤有片状红晕、充血或边缘红晕的红色丘疹,而且有光泽、有脂溢者,多为急性炎症性疾患。


  如果耳穴处的血管过于充盈,可呈顺血管走向充盈、局部充盈,或呈圆圈状、条段状充盈等形态,则多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支气管扩张、哮喘等。


  在耳穴的部位如果有结节状隆起、条索状隆起、点状凹陷、圆圈形凹陷等形态变化,多提示肝胆部位的疾病、结核病、肿瘤、心脏病、胃下垂等。如果耳穴有圆形或半圆形的瘢痕,呈白色或暗灰色,多见于手术或外伤后。


  如果耳穴部位出现糠皮样皮屑,且不易擦去,多提示为皮肤病、更年期综合征、便秘、胃肠病及妇科疾病等问题。


  在临床实践中,有些健康人的耳郭上有时也可看到色素沉着、白色结节或冻伤瘢痕,但压之不痛,此乃假阳性,应注意鉴别。

(B)耳穴变色


  耳穴变色是指耳穴区与耳郭周围皮肤颜色不同。变色既可以是局部变色,也可能多个区域变色,甚至整个耳朵变色。根据变色的深与浅、变色程度的新鲜与否,可区分耳穴所反映疾病的发生时间与病程进展,如急、慢性和亚急性。


  耳郭色白:受到风寒的侵袭,或寒邪直接侵袭脏腑所致,也可见于严重的贫血患者。


  耳郭青黑色:常见于腹部疼痛剧烈者。


  耳垂青色:多提示性行为过度、身体疲劳。


  耳郭红肿:为少阳、肝火上炎之象,或为肝胆湿热、火毒上蒸,也可以是中耳炎或疖肿、冻疮所致。


  耳垂经常呈现潮红:提示体质虚弱。由于受寒而耳垂变为紫红色,甚至肿胀、溃疡等,还容易发生痂皮,这是甜腻的食物摄入过多的表现,提示易患糖尿病。


  耳轮色黑、干枯、无光泽:肾精极度亏耗的征象。


  耳背血管怒张,颜色发红:伴有耳根发凉者,多为麻疹先兆。


  耳垂肉厚宽大,颜色发红:提示容易患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


  耳垂肉薄,血管清晰:提示易患呼吸系统疾病和突眼性甲状腺肿等疾病;耳垂肉薄呈咖啡色,见于肾脏病、糖尿病。

(C)常见疾病在耳穴的阳性反应

?消化系统疾病


  在食管区呈点片状红晕,边缘不清,有光泽,多提示食管炎。


  在胃区看到呈点状或片状红晕,有光泽,多提示急性胃炎。若呈片状白色丘疹,偶有皮肤增厚的现象,提示慢性胃炎。


  在胰区、胆区见点状白色丘疹、边缘红晕,多提示慢性胆囊炎。若在胆区有结节,呈颗粒状,或呈点状白色斑点,边缘清楚有红晕,提示胆结石。


  在胃、十二指肠穴区皮肤可见点、片状白色或线状暗红,边缘红晕,偶有丘疹,多提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患者在胃区(近对耳轮处)见呈片状增厚的白色组织,则为胃下垂。


  在大肠区、小肠区皮肤见片状或丘疹样充血,并有脂溢性皮屑,则多提示慢性肠炎。


  在胃穴区呈结节状隆起、尖硬、粗糙,边缘不清,压痛显著,提示胃癌的可能性较大。

?呼吸系统疾病


  在气管或支气管穴区看到点状或丘疹样红晕,或该区呈点状白色,边缘红晕,有光泽,则多提示急性支气管炎。


  在肺、支气管或气管穴区看到红色或白色点状丘疹,而且周围皮肤无光泽,多提示支气管哮喘。


  在双耳肺穴区域见到大小不等的点状或索型、灰白色钙化点,皮肤光亮,多提示肺结核。


  在双耳的肺区呈点状、片状或丘疹样红晕,有时呈白色的点状丘疹,边缘红晕,有光泽,多提示急性肺炎。

?循环系统疾病


  在心区可见点状凹陷,或点状白色丘疹、边缘红晕,多提示先天性心脏病。


  心区皮肤可见点片状白色而且边缘不清,多提示风湿性心脏病。如果心区有散在性点状丘疹,色红有光泽,边缘红晕,多提示心肌炎。


  在肾上腺、脑点、脑干、皮质下等穴位观察到点状或片状红晕等,多提示高血压。


  心区可见充血性片状红润,或微血管扩张,多提示心肌。


  梗死的发作。若在耳垂部出现斜行皱纹,被称为“耳垂皱”或“耳折痕”,在心区出现条索状或隆起等形态变化,多提示冠心病。

?泌尿系统及妇科疾病


  肾穴区呈点或片状红晕,有光泽,则提示急性肾炎。肾穴区呈片状白色或圆形皱褶,少数为丘疹样白色,则提示慢性肾炎。


  肾穴区皮肤呈片状白色,边缘红晕或白色丘疹,多提示肾盂肾炎。


  肾穴区皮肤呈点片状白色,边缘红晕,或呈沙样白点,多提示肾结石。


  膀胱穴区呈点片状白色丘疹或皱褶,表面不光滑,多提示急性膀胱炎。


  子宫穴区呈点片状或丘疹样红晕,有脂溢性脱屑,提示盆腔炎、附件炎。子宫穴区见点片状白色或红晕,有的呈点状丘疹,边缘有红晕、有光泽,则多提示痛经。

(D)耳郭的大小、厚薄


  中医的典籍中早就有记载,通过观察人耳的形态来判断肾的强弱、气血盛衰的状态。如《灵枢.本藏篇》载:“耳高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

(E)耳郭异常


  耳郭肿大,为邪气实盛的征兆,多属少阳相火上攻所致。


  耳前、耳后皆见肿胀者,为阳明中风的征象。


  耳部长出肿块,其形状如樱桃者,称为“耳痔”。


  耳郭瘦削,多为正气虚弱。其中耳轮焦干者,多为肾精亏损、肾阴不足或下消证所致,或为阴津耗伤;耳轮瘦干、萎缩而色暗红,主正气虚极,多属肾精亏虚或肾阴耗竭的表现。


  耳轮皮肤粗糙如同鳞状,并呈褐色改变,多主久病血瘀,亦主肠痈之疾。


  耳轮皮肤焦枯如受尘垢污染,且耳间青脉显现者,多为掣痛所致。


  耳郭络脉显现充盈,多为气滞血瘀所致。多见于各种痛证或咯血证。


  耳垂长,耳郭亦长(约8厘米),为长寿之征兆。


  耳垂厚而宽大,且体形肥胖者,为易患脑出血之征兆。


  双侧耳轮呈部分性肥厚者,为罹患冠心病之先兆。


  耳郭肥软者,为五行湿盛之征兆,水荡而克土,易患风湿多痰或心脏疾患。


  耳垂发生弯曲改变者,多为心脏衰弱之人。


  耳薄而肮脏,毫无生气表现者,提示体质虚弱,疲乏无力。


  耳垂瘦薄,甚至连血管网都看得非常清楚者,常见于突眼性甲状腺肿和呼吸系统疾患。


  耳垂瘦薄,呈咖啡色者,提示易患肾病、糖尿病等。耳小而紧缩者,为先天性遗传体质虚弱之征兆。


  耳薄而小者,为形亏之故,多属肾气亏虚,故有“耳薄者肾脆”之说。


  上耳部尖者,提示健康、长寿;上耳部圆者,提示体弱而多病。


  耳全部萎缩者,为肾气衰竭之死证。


  耳轮和耳垂均明显萎缩、枯黑、干瘪、卷曲者,见于各种晚期恶性肿瘤、肝性昏迷、肾衰竭、心力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脑出血等危重症患者的弥留之际。


  耳背于乳突处糜烂,或生于耳后缝间,延及耳垂下方,如刀裂之状,色红,时流*水,称为“旋耳疮”,此乃脾胆湿热所致,亦可作为小儿蛔虫病的诊断依据之一。

(F)耳朵色泽


  健康人的耳郭颜色微*而红润,不健康人的耳郭则枯燥而不润泽。

?红色


  1、耳郭色红,提示气血充盛,主热证;又主内外皆热;又主热积惊痰、潮热、谵语或惊啼;又主脾胃实热。


  2、耳郭色鲜红为发热,红而肿痛,为上焦风热或肝胆火盛,或湿热火毒上攻所致。


  3、耳郭淡红,多属脾肾两虚;耳背见红络,且伴耳根部发凉者,乃麻疹之先兆;若耳色暗红,为邪毒久留、气滞血瘀之征象。


  4、冬天耳轮呈紫红或青紫湿烂者,为冻疮之征象。

?*色


  1、耳郭色*显著,提示脾虚湿盛,或兼有风、热。


  2、耳郭*中见赤,为热证、风证或湿热证。


  3、耳郭其色深*如橘皮色,兼面*、目*者,是*疸病的征象。


  4、耳郭颜色淡*,主湿邪阻滞中焦。


  5.耳郭色微*,主睡中惊厥、磨牙,亦说明其病即将痊愈。


  6、耳轮色*,称为“*耳”,且伴耳中掣痛者,为伤寒之征兆。


  7、无论为何着色,均宜略带淡*,此为胃气尚存之征兆。

?青色


  1、耳郭色青者,提示气血运行不畅或风气壅盛,多为痛证、寒证或惊风。


  2、耳郭色青发黑者,多见于久病有瘀血或剧痛患者。


  3、耳前见青色,多为惊邪入胃之征兆。


  4、耳郭见青白色,为元气不足,虚寒欠火之征兆。


  5、耳郭色纯青,为风寒入腹掣痛之征兆。


  6、青色自眼目或太阳穴处入耳者,多为病情危重之征兆。


  7、耳色呈青紫改变,多为热邪所致;轻则发热夜啼,重则惊风抽搐不止。


  8、小儿耳根部呈青暗色表现,提示体弱多病。

?白色


  1、耳郭色白者,为气血不足、肾气虚弱和血脱之征兆,多为虚寒证,常因突受风寒或寒邪直中所致。


  2、耳郛色苍白无光,多为肾气衰败之征兆,常见于病情垂危患者。


  3、耳郭呈淡白色,多为气虚之征兆。耳郭厚而白者,为气虚有痰之征兆;耳郭薄而白者,为气虚有火之征兆;垂危患者见耳薄而色白者,多为肾败所致。


  4.、用手揉搓耳垂后,如仍见苍白无血色者,多为血液循环欠佳或贫血之征兆。

?褐色


  1、耳轮浅褐色,多见于慢性病愈合期。如胃溃疡愈合时在胃穴可有浅褐色变化。


  2、耳轮深褐色,多见于各种肿瘤。如肿瘤特异区呈深褐色污秽枯焦时,要考虑肿瘤。


  3、耳轮中间白边缘红,多见于慢性病急性发作。如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阑尾穴可呈现中间白外边红。如胃溃疡,胃区点状白色边缘红晕。

(G)耳穴变色


  耳穴变色是指耳穴区与耳郭周围皮肤颜色不同。变色既可以是局部变色,也可能多个区域变色,甚至整个耳朵变色。根据变色的深与浅、程度是新鲜的还是陈旧的,可以区分耳穴所反映疾病的发生时间与病程进展,如急性、慢性和亚急性。

(H)耳穴变形


  耳穴变形是指耳穴病变部位出现形态改变,有局部的隆起、凹陷等表现。

(I)耳朵隆起的疾病信号


  耳郭呈片状、条索状、结节状等,小如芝麻,大如*豆般,凸出于皮肤表面。若3个结节状硬结连在一起为串珠状,提示罹患慢性病变,并以慢性器质性病变为主。常见于内脏肿大、内脏下垂、慢性炎症、骨质增生、肿瘤等病变。


  点状隆起:见于口腔炎、气管炎等。


  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穴区呈米粒大小的白色隆起,边缘清楚。如糖尿病,胰胆穴区与十二指肠穴区之间有淡红色粟粒状圆形隆起;胰腺区有白色点状隆起。


  条索状隆起:多见于痔疮、便秘、偏头痛、手术后留下的瘢痕等。


  如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穴区有褐色粗条索。胃癌术后,胃穴区有白色条索状瘢痕。肺癌切除术后,肺、胸穴区有一条索状瘢痕。子宫全切除术后,三角窝有一红色条索。


  结节状隆起:多见于颈椎、腰椎、软骨、骨质增生。若软骨结节样隆起,无移动,边缘不清,色又污秽,要警惕肿瘤,需多观察。


  如颈椎病,颈椎穴区结节状隆起。如骨质增生,颈椎至腰骶椎穴区呈串珠样改变。如胰头癌,胰胆穴区呈结节状隆起。


  片状隆起:见于肠功能紊乱、腰肌劳损,也见于头痛。


  如偏头痛,额、颞穴区呈片状隆起。慢性肝炎,肝穴区呈片状隆起,色暗。肝癌,肝穴区呈片状隆起,色暗,肿瘤特异区1色素沉着,污秽。

(J)耳朵凹陷的疾病信号


  可分点状、线状、片状凹陷。提示陈旧性病变、慢性器质性病变,亦可见于手术摘除术后瘢痕的痕迹反应。


  点状凹陷:多见于缺齿、口腔溃疡、散光。


  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十二指肠穴区有一米粒大小,呈红色的凹陷。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期),十二指肠穴区有一米粒大小,呈浅褐色的凹陷。如胃溃疡(愈合期),胃穴区有绿豆大呈暗褐色的凹陷,边缘清楚。


  线状凹陷:线状凹陷是一种可以在耳郭的不同部位见到的皮肤皱褶改变,在某些部位与疾病中具有较典型意义的凹陷改变。


  如耳垂折痕征(从屏间切迹下至扁桃体穴的线状凹陷)与冠心病的关联是十分密切的,也称作“供血不足沟”“冠脉沟”“冠心病沟”。线状凹陷多可见于脑供血不足、冠心病、手术后瘢痕、缺齿。如供血不足沟,屏间前至扁桃体区皮肤皱褶加深。冠心病,心穴区色暗,屏间后至扁桃体区有皱褶。


  耳鸣沟,屏间后至内耳区有一皱褶。缺齿沟,缘中穴至颌穴的皮肤皱褶加深。


  片状凹陷:多见于头晕、胃溃疡病。


  水波纹改变:水波纹改变是一种在少数部位如耳尖等发生的皮肤改变。


  耳尖区水波纹皱褶,为神经衰弱患者的一种较为典型的耳郭形态改变。


  典型者可见一圆环形水波纹,并可在耳垂部触摸到一个或数个大小变化且因人而异的硬结。除神经衰弱有水波纹样改变外,其他疾病或耳郭的其他区域也都可以有水波纹样形态改变。

(K)耳朵水肿的疾病信号


  耳朵水肿的明显疾病信号:视相应部位判断疾病。例如


  在心穴水肿,要考虑心脏病或神经衰弱;扁桃体穴水肿,要考虑扁桃体炎。如患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穴区就会出现充血水肿。

(M)耳折痕


  耳折痕又称耳垂皱褶,是指从耳屏间切迹外伸到耳垂边缘的一条斜线状皮肤折痕。耳折痕可能是由于耳垂主要由蜂窝组织构成,其血液和营养由耳后动脉、颞浅动脉耳前支供应。冠心病患者血液黏稠度增大导致耳垂组织缺血、收缩,耳垂出现耳折痕。耳垂出现耳折痕的位置不同,名称也不同,代表不同的疾病预兆。

(N)丘疹

是指耳穴病变部位出现高于皮肤的疹子,有白色丘疹、红色丘疹、水疱样丘疹和暗灰色丘疹(形似鸡皮疙瘩样)之分。


  ?白色丘疹


  多见于皮肤病与过敏性疾病等慢性病,也多见于慢性器质性疾患,如肺结核、各种结石等。


  ?红色丘疹


  多见于气管炎与肺炎等急性病。常见于急性炎症病变,


  如急性肠炎等。如支气管哮喘(发作期),肺穴区有密集成群的丘疹,色红,大肠穴充血。


  ?水疱样丘疹及暗灰色丘疹


  多见于慢性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如慢性咽喉炎、多梦、月经不调、心脏神经束支传导阻滞等疾患。例如矽肺,肺穴区有数个针尖大小的丘疹,凹凸不平,且有暗褐色,有光泽。

(O)耳朵脱屑


  脱肩是指耳穴病变部位呈白色脱落的表皮角质层碎肩。一般呈糠皮样或鱗片状脱皮,不易擦去。提示功能不全及内分泌功能紊乱。


  多见于皮肤病、消化不良及妇科炎症(视病变部位来确定)。如白带过多,三角窝有较多密集成片的脱屑。


  荨麻疹,风溪穴有较多的白色脱屑。肠炎,小肠、大肠穴区有较多脱屑。口腔溃疡,口穴区有较多脱屑。神经性厌食,食管、贲门穴区有较多的白色脱肩。

(P)耳上的血管改变


  耳郭血管改变是指耳郭上的血管出现扩张、扭曲、中断、网状改变等现象。提示急性炎症、慢性痛证、血液循环受阻、血管紧张性头痛、腰痛、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急性咽喉炎、急性胃炎、支气管扩张等疾患。


  ?血管扩张


  病变部位的血管充盈,呈现网状或条状,色呈鲜红或暗红。


  色红:多见急性炎症、痛症。如急性结膜炎,眼穴呈鲜红色的网状表现;急性腰扭伤,腰穴呈鲜红色的条状表现。如大叶性肺炎(发热期),肺穴区就会出现毛细血管扩张,色鲜红。月经不调,内生殖器穴区充血,毛细血管扩张。急性膝关节损伤,膝关节穴区毛细血管扩张,色鲜红。踩关节炎,踝关节穴区毛细血管扩张,色鲜红。


  色暗红:多见慢性病。如脾大,脾穴可呈网状暗红色表现。如腰肌劳损,腰骶椎穴区毛细血管扩张呈暗红色。


  ?血管扭曲


  耳郭表面血管或隐约可见血管的扭曲状改变,常呈海星状、环球状、弧状、蝌蚪状、鼓槌状、梅花状等。如甲状腺腺瘤,颈穴区可见海星状血管扭曲。


  ?血管中断


  耳郭表面血管或隐约可见血管的中断状改变,常见于心肌梗死。


  ?血管网状改变


  耳郭表面血管或隐约可见血管的网状改变,常见于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急性炎症和急性出血性疾病。如肝硬化,表现为肝、脾穴区毛细血管扩张,呈网状。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内容有点多,大家可以收藏后慢慢阅读,小编将会在明天的推文中继续为大家介绍耳诊的知识,方便大家应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眼看出你的病之耳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