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变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医外科学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笔记
TUhjnbcbe - 2021/3/28 0:14:00

点击上方“蓝字”
  皮肤病的病因病机


  外因主要是风、湿、热、虫、毒;内因主要是七情内伤、饮食劳倦和肝肾亏损。其病机主要因气血不和、脏腑失调、邪毒结聚而致生风、生湿、化燥、致虚、致瘀、化热、伤阴等。


  皮肤病的原发性及继发性皮损


  1.原发性皮损


  皮肤病在其病变过程中,直接发生及初次出现的皮损,有斑疹、丘疹、风团、结节、疱疹、脓疱等。


  (1)斑疹:为局限性皮肤明显的颜色变化,不隆起,也不凹陷。面积大而成片的称斑片。分为红斑、色素沉着斑、色素减退斑。


  红斑:压之褪色者多属血热;压之不褪色者除血热外,尚兼血瘀;红斑稀疏者为热轻,密集者为热重,红而带紫为热毒炽盛。红斑常见于丹毒、药毒等皮肤病。


  色素沉着斑:如*褐斑,是肝肾不足,气血瘀滞所致。


  色素减退斑:多由气血凝滞或血虚风邪所致,最常见者为白驳风。


  (2)丘疹:为高出皮面的实性丘形小粒,直径一般小于0.5cm,多为风热、血热所致。丘疹数目多少不一,有的散在分布,有的互相融合而成扁平隆起的片状损害,称斑块。丘疹顶端扁平的称扁平丘疹。常见于牛皮癣、接触性皮炎、湿疮等。


  介于斑疹与丘疹之间,稍有隆起的皮损称斑丘疹。丘疹顶部有较小水疱或脓疱时,称丘疱疹或丘脓疱疹。


  (3)风团:为皮肤上局限性水肿隆起。常突然发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发作时伴有剧痒。有红色与白色之分,红色者为风热所致,白色者为风寒所致。常见于瘾疹。


  (4)结节:为大小不一、境界清楚的实质性损害,质较硬,深在皮下或高出皮面,多由气血凝滞所致,常见于结节性红斑等病。


  (5)疱疹:为内有腔隙、含有液体、高出皮面的损害。水疱内含有血样液体者称血疱。水疱为白色,血疱为红色或紫红色。疱疹的疱壁一般较薄易破,破后形成糜烂,干燥后结痂脱屑。疱疹常发于红斑之上,多属湿热或热毒所致。常见于湿疮、接触性皮炎、虫咬皮炎等。


  (6)脓疱:疱内含有脓液,混浊或为*色,周围常有红晕,疱破后形成糜烂,溢出脓液,结脓痂。多因湿热或热毒炽盛所致,常见于脓疱疮等。


  2.继发性皮损


  是原发性皮损经过搔抓、感染、治疗处理和在损害修复过程中演变而成,有鳞屑、糜烂、溃疡、痂、抓痕、皲裂、苔藓样变、疤痕、色素沉着、皮肤萎缩等。


  (1)鳞屑:为表皮角质层的脱落,大小、厚薄不一,小的呈糠秕状,大的为直径数厘米或更大的片状。急性病后见之,多为余热未清;慢性病见之,多由血虚生风、生燥,皮肤失其濡养所致。


  (2)糜烂:为局限性的表皮缺损,系由疱疹、脓疱的破裂,痂皮的脱落等露出的红色湿润面,多属湿热为患。糜烂因损害较浅,愈后较快,且不留疤痕。


  (3)溃疡:为皮肤或黏膜深层真皮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缺损。溃疡大小不一,疡面有脓液、浆液或血液,基底可有坏死组织。多为热盛肉腐而成,常见于疮疖、外伤染毒等溃烂形成,愈后留有瘢痕。


  (4)痂:皮肤损害处的渗液、滋水、渗血或脓液与脱落组织及药物等混合干燥后即形成痂。脓痂为热毒未清;血痂为血热络伤,血溢所结;滋痂为湿热所致。


  (5)抓痕:由搔抓将表皮抓破、擦伤而形成的线状损害,表面结成血痂,皮肤瘙痒,多由风盛或内热所致。


  (6)皲裂:为皮肤上的线形坼裂,多由血虚、风燥所致。常见于脚癣皮损角化增厚等。


  (7)苔藓样变:为皮肤增厚、粗糙、皮纹加宽增深、干燥、局限性边界清楚的大片或小片损害,常为一些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的主要表现,多由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


  (8)色素沉着:为皮肤中色素增加所致,多呈褐色、暗褐色或黑褐色。色素沉着有的属原发皮损如*褐斑、黑变病等,多由肝火、肾虚引起;有的属继发皮损,如一些慢性皮肤病之后期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多因气血失和所致。


  外用药剂型及使用原则


  1.外用药物的剂型


  (1)溶液:具有清洁、止痒、消肿、收敛、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急性皮肤病渗出较多或脓性分泌物多的皮损,或伴轻度痂皮性损害。溶液剂用于湿敷,是皮肤病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急性红肿渗出糜烂的皮损,或浅表溃疡。


  (2)粉剂(又名散剂):具有保护、吸收、蒸发、干燥、止痒的作用。适用于无渗液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的皮炎类皮肤病。


  (3)洗剂(又名混悬剂、悬垂剂):有清凉止痒、保护、干燥、消斑解毒之功。适应证同粉剂。


  (4)酊剂:具有收敛、散风、杀菌、止痒的作用。适用于脚湿气、鹅掌风、体癣、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凡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破皮糜烂者,头面、会阴部皮肤薄嫩处禁用,用后易引起皮肤烧灼感及剧痛。


  (5)油剂:具有润泽保护、解毒收敛、止痒生肌的作用。适用于亚急性皮肤病中有糜烂、渗出、鳞屑、脓疱、溃疡的皮损。


  (6)软膏:具有保护、润滑、杀菌、止痒、去痂的作用。适用于一切慢性皮肤病具有结痂、皲裂、苔藓样变等皮损。凡滋水较多、糜烂较重的皮损,不宜外涂或敷贴软膏。


  2.外用药物使用原则


  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使用原则是要根据皮肤损害的表现选择适当的剂型和药物。


  (1)要根据病情阶段用药:皮肤炎症在急性阶段,若仅有红斑、丘疹、水疱而无渗液,宜用洗剂、粉剂、乳剂;若有大量渗液或明显红肿,则用溶液湿敷为宜。皮肤炎症在亚急性阶段,渗液与糜烂很少,红肿减轻,有鳞屑和结痂,则用油剂为宜。皮肤炎症在慢性阶段,有浸润肥厚,角化过度时,则用软膏为主。


  (2)注意控制感染:有感染时先用清热解毒、抗感染制剂控制感染,然后再针对原来皮损选用药物。


  (3)用药宜先温和后强烈:先用性质比较温和的药物,尤其是儿童或女性患者不宜采用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面部、阴部皮肤慎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4)用药浓度宜先低后高:先用低浓度制剂,根据病情需要再提髙浓度。一般急性皮肤病用药宜温和安抚,顽固性慢性皮损可用刺激性较强和浓度较高药物。


  (5)随时注意药敏反应:一旦出现过敏现象,应立即停用,并给以及时处理。


  (6)外用软膏时需注意:外涂软膏在第二次涂药时,需用棉花蘸上各种植物油或液状石蜡轻轻揩去第一次所涂的药膏,然后再涂药膏,切不可用汽油或肥皂、热水擦洗。

往期推荐

绝版资料之中医经方大家谈——郝万山(除夕福利限时免费送粉丝)

元旦福利无套路,郝万山《中医常见内科病的诊断和治疗》全集(珍藏版)

海量中医名家经典讲稿著作全26册,免费领取!

中医临床巨作《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套册免费领取!

中医巨作《明清名医全书大全》全套30册免费领取!

10万+销量,2万+好评,学中医必备《中医笔记图集系列》全10册,绝版书免费领取!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每天整理资料真心不容易

如果你觉得有帮助,请帮忙点个在看,分享给好友!

请分享爱中医的朋友吧!

我们会持续会大家分享有用的课程和资料,

请继续期待吧!

爱你们的小编!

之筱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外科学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