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药物会造成药物性肝损伤(DILI)?
今天界小药来盘盘8类可能造成DILI的药物,大家在购买或服用某些产品时,需要警惕其药物成分,避免造成身体伤害。
一、抗生素类
1.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引起药物性肝损伤并不常见,主要由免疫变态反应引起。
病理改变为胆汁淤积和门脉区炎症细胞浸润,常伴有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预后良好。
2.四环素类:典型特点为微泡型脂肪变性伴急性肝功能衰竭。
发病机制为肝脏脂肪转运和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障碍。
二、抗结核药物
1.异烟肼:治疗3个月时出现可逆性转氨酶升高,随治疗继续可恢复。药物性肝炎表现类似急性病毒性肝炎,大部分停药后可迅速恢复。
2.利福平:肝损伤发生率相对低,程度轻,联合异烟肼后发生率由1.1%上升至2.5%,主要与诱导细胞色素P有关。
3.吡嗪酰胺:引起剂量依赖性肝损伤,多引起急性肝炎,也可发生肝衰竭及肉芽肿性肝炎。
三、心血管系统用药
胺碘酮:
25%应用患者转氨酶升高1至5倍,0.6%出现明显肝脏疾病。病理为脂肪性肝炎表现,15%至50%出现小结节性肝硬化。
进展性肝损伤患者,即使停用胺碘酮,肝损伤也呈进行性变化,死亡率高。
可诱导产生慢性肝脏疾病,发病迟缓隐匿,可能发生肝硬化失代偿后才发现。
四、降脂药:他汀类降脂药总体来说与肝损伤没有密切联系。
五、降糖药
格列酮类:可产生致命的肝毒性和肝功能衰竭,应用此类药物应监测转氨酶水平,如谷丙转氨酶(ALT)升高3倍以上,应停用此类药物。
六、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是欧美国家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其危险因素为禁食后,特别是48小时未摄入碳水化合物。
其临床特点分为3个阶段:
前驱期12至24小时;
症状缓解期24小时;
48至72小时出现肝衰竭,常伴有肾功能不全。病理特点为大块、亚大块坏死,或全腺泡坏死。
七、抗惊厥药
丙戊酸:年龄小于3岁,多药联合治疗,线粒体酶遗传缺陷的高危人群,肝损伤发生率1/,正常人群发生率1/。
40%使用者最初2个月可见转氨酶一过性升高,发生肝损伤的患者中2/3出现亚大块或大块肝细胞坏死。
八、中草药
在我国,中草药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原因,药物品种众多,肝损伤形式各异,易发生误诊。
中草药相关性肝损伤(herd-inducedliverinjury,HILI)是指中药、天然药物及相关制剂引起的肝损伤。我国属于中草药及其相关制剂应用大国,截至年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国产保健品目录中含决明子的保健食品有种,含何首乌的保健食品有种,含芦荟的保健食品有种,含大*的保健食品有66种。
在既往很多DILI临床回顾研究的文献中,中草药作为诱发药物的案例都位居领先地位。
近年来,随着HILI研究的深入,部分原未提示致毒性的中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肝酶异常、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如补骨脂、吴茱萸等。其中蒽醌类成分是最常见的中药毒性成分,是大*、何首乌、决明子、芦荟等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泻下、保肝、降血压、降血脂、抗菌消炎等药理作用,主要存在于很多泻下剂中,其不良反应以结肠黑变病为主,伴发不同程度的肝损伤,长期使用含蒽醌类成分的药品或保健品会造成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的毒性,其毒性程度与给药时间、给药剂量、炮制有关。
中草药相对化学药物成分更加复杂,其制法、配伍等对单一成分的环境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首发: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