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变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春节收假,快给你的消化道洗洗澡吧
TUhjnbcbe - 2021/4/1 21:36:00

春节假期,大家玩的可还好?

然而,很多人收假了才发现,几天胡吃海塞,自己已经胖若两人。

也有些人吐槽,假期的胡吃海塞、缺乏运动和不规律作息,除了让自己胖了好几个三斤,还有脸上的痘痘、嘴里的溃疡、难受的腹胀和便秘。

大鱼大肉的节日过后,是时候给油腻的肠道“洗个澡”了。

节后这样吃,最清肠

一到假期,我们都休假在家了,我们的肠道却成了上下班不规律,经常超负荷作业、极限作业的苦劳力。每天的胡吃海塞,高脂、高蛋白饮食,缺乏运动引起便秘,这些都早已让你的肠道不堪重负。

要知道,我们的肠道内有很多褶皱,如果把肠道内的黏膜完全铺平,面积约有平方米。

这种生理结构,虽然方便吸收营养,却容易让“脏物”在肠道聚集。

所以,节后给自己清清肠,更有益健康!

当然,这里说的清肠可不是让大家挨饿或者喝一些乱七八糟的产品之类的。

而是让你——换换菜!

换上一碗杂粮饭

假日里美食不断,很难控制摄入食物的种类和数量,还会吃进去大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而节后,您不妨把主食换一换,换成如玉米、燕麦等粗粮或者山药、地瓜等薯类,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

增加蔬菜比重

节后的你肯定最不缺肉了,在经过大吃大喝后,现在的您可以每餐只吃一个荤菜,配一个蛋类菜或豆制品,其他都可以是蔬菜。

炒菜不超过两个,其他菜尽量选择蒸、煮、炖、凉拌。

三餐调时间

节日里,不仅暴饮暴食是常事,吃饭还很难按时按点,饮食习惯完全被打乱了。

所以,现在把三餐时间调整回来成了头等大事!

建议大家每顿饭都定时吃,三餐吃的量比率应为3∶4∶3。

如果中间饿了,可在上午10点半、下午3点半左右吃点坚果或喝杯酸奶,这样既能缓解饥饿感,又避免进食过量。

吃新鲜果蔬

很多人过完年,都会口舌生疮、牙龈出血、嘴角起泡……身体冒“火气”。

这时候,赶紧把过节积累的薯片、爆米花、各色糖果等食物收起来吧!

多吃点瓜果蔬菜做为日常零食,您会感觉舒服很多!如果出现了此类“上火”症状,需要找出缘由再及时调整。

这些“清肠法”不要用

很多人听到清肠就认为是要排便,这真是大错特错啦!

虽然清肠本质上就是排便,但排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讲究“先来后到”,代谢早、积累时间长的垃圾会先排出体外。

只要每天能正常排便,节后只需注意调整饮食、适量运动即可,不建议通过节食、大量喝水或服用药品来“清肠”,否则,就会给本就疲惫不堪的肠胃增加更大的负担。

比如下面两种方法就不可取:

短时间内饮水过量

短时间大量饮水确实有冲洗肠道的效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血液浓度会不断被稀释,全身细胞的氧交换也会受限,脑细胞一旦缺氧,大脑反应就会迟钝。

清肠类保健品

这些有清肠作用的产品往往是苦寒之物,长期食用会进一步刺激肠道,降低肠道蠕动功能,加剧便秘,引发口臭,导致贫血等。甚至会引起肠道色素沉着,引起结肠黑变病。

新的一年,愿你能尽快调整好状态,收得了心,也收得了胃,全力以赴向前冲。

END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4/1 21:36:00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s://m-mip.39.net/nk/mipso_5888067.html
以下正文

据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年,全世界有超过万人被新确诊为直结肠癌,同时有超过93万人死于结直肠癌,相当于每10个新确诊病例和每11个癌症死亡病例中,就有1例是结直肠癌。

在中国,年有超过55万人新患结直肠癌,同时有超过28万人死于结直肠癌,不到8位新确诊患者中和每10个癌症死亡病人中,就有1位结直肠癌患者。

年,结合直肠癌成为中国第二最常见癌症

据“中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项目的最新数据,我国83%的结直肠癌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处于中晚期,其中44%的患者已经出现了肝、肺等部位的转移。

结直肠癌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及家庭负担。年1月15日,由国家癌症中心发起、联合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的《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北京)》发布。

一般人群和高风险人群的不同建议

《指南》对于结直肠癌的筛查,主要给出以下推荐意见:

01一般风险人群

不具有以下风险因素者,可被定义为“一般风险人群”:

⑴一级亲属具有结直肠癌病史(包括非遗传性结直肠癌家族史和遗传性结直肠癌家族史);

⑵本人具有结直肠癌病史;

⑶本人具有肠道腺瘤病史;

⑷本人患有8~10年长期不愈的炎症性肠病;

⑸本人粪便潜血试验阳性。

02散发性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散发性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应综合个体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等基本信息,结直肠癌家族史、肠息肉等疾病史以及吸烟、饮酒等多种危险因素来进行综合判定。

为提高风险预测效能,可结合粪便潜血试验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并结合适用人群实际情况,考虑纳入风险等级较高的其他因素,以最终确定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判定标准。

03遗传性结直肠癌高危人群

遗传性结直肠癌包括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和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

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包括林奇综合征(LynchSyndrome)和家族性结直肠癌X型林奇样综合征。

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包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MUTYH基因相关息肉病、遗传性色素沉着消化道息肉病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幼年性息肉综合征、锯齿状息肉病综合征等。

04一般人群筛查起止年龄

一般人群4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风险评估。

评估为中低风险的人群在50~75岁接受结直肠癌筛查。

评估结果为高风险的人群在40~75岁起接受结直肠癌筛查。

如1个及以上一级亲属罹患结直肠癌,推荐接受结直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或比一级亲属中最年轻患者提前10岁。

05

遗传性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的筛查起止年龄

⑴MLH1/MSH2突变引起的林奇综合征的高危人群,接受结肠镜筛查的起始年龄为20~25岁,或比家族中最年轻患者发病年龄提前2~5年。

⑵MSH6/PMS2突变引起的林奇综合征的高危人群,接受结肠镜筛查的起始年龄为30~35岁,或比家族中最年轻患者发病年龄提前2~5年。

⑶家族性结直肠癌X型林奇样综合征的高危人群,接受结肠镜筛查的起始年龄比家族中最年轻患者发病年龄前5~10年。

⑷典型FAP家系中的高危人群,从10~11岁开始接受结肠镜筛查,每1~2年做1次结肠镜,并且持续终生。

⑸轻型FAP家系的高危人群应从18~20岁开始,每2年做1次结肠镜,并且持续终生。

⑹MUTYH基因相关息肉病的高危人群,接受结肠镜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或比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的诊断年龄提前10岁。

⑺遗传性色素沉着消化道息肉病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的高危人群,从18~20岁开始接受结肠镜筛查。

⑻幼年性息肉综合征的高危人群,从15岁开始接受结肠镜筛查。

⑼锯齿状息肉病综合征的高危人群,接受结肠镜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或比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的诊断年龄提前10岁。

06结直肠癌筛查和早期诊断工具

⑴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

⑵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FIT)适用于结直肠癌筛查,其对结直肠癌诊断灵敏度较高,但对癌前病变灵敏度有限。

⑶乙状结肠镜可用于结直肠癌筛查,其对远端结直肠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

⑷结肠CT成像技术在特定条件下可用于结直肠癌筛查,对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筛检能力。

⑸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在特定条件下可用于结直肠癌筛查,其对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筛检能力。

做好早期筛查是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内容,而做好日常防护则是降低患癌风险的有力保障。

10个重要提醒,降低患癌风险

根据该版《指南》的建议,《健康时报》结合多位专家意见,提出了以下10个重要提醒:

01

防肠癌要减肥,别挺个“啤酒肚”

《指南》提到,肥胖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根据年WCRF/AICR报告,体质指数(BMI)每增加5kg/m2,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5%;腰围每增加10cm,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2%。

医院胃肠肿瘤中心符涛年曾谈到,腰腹部堆积的脂肪会引起机体的慢性炎症反应,而慢性炎症状态可诱发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02

家中有人患肠癌,其他人肠癌风险更高

《指南》提到,结直肠癌家族史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而通过对涉及万人的Meta分析发现,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的人群,其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76倍。

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邓文英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也谈到,20%~30%的大肠癌患者有各类癌症的家族史。如果家中老人患了肠癌,并不是说孩子就一定也会得癌,但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下,较其他人群更加容易患癌。

03预防肠癌,要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

《指南》提到,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年WCRF/AICR报告指出,加工肉类每日摄入量每增加50克,红肉每日摄入量每增加克,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6%和12%。

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马方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提醒,大量的研究均发现,红肉(以及加工肉)会增加癌症的发病几率,白肉则暂时没有被发现这种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适当多吃白肉,少吃红肉和加工肉。推荐每周吃白肉2~4次,但不超过5次;每次50g~g,不要超过g。

04糖尿病人群比普通人更容易患肠癌

《指南》提到,糖尿病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一项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风险分别是健康人群的1.38倍和1.20倍。

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方红娟年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是癌症的高发人群,可能因为2型糖尿病患者中,多数体型肥胖,生活方式不好,喜欢吃高糖高脂食物,久坐不运动,可能会导致胃肠道肿瘤高发。

05

吸烟的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高得多

《指南》提到,吸烟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烟草影响下的身体》中就提到,使用烟草已知会导致十种以上的癌症,吸烟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得多。

06

每日饮酒量增10克,肠癌风险增7%

《指南》提到,大量饮酒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年WCRF/AICR报告纳入了10项研究,发现日饮酒量每增加10克,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加7%。

酒不能喝,就别喝!毕竟安全饮酒剂量其实是零。

07

防肠癌,要适量补充膳食纤维、全谷物

《指南》提到,膳食纤维、全谷物、乳制品的摄入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

其中谈到了不少研究数据,比如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每增加10克,结直肠癌发病风险降低9%;全谷物每日摄入量每增加90克,结直肠癌发病风险降低17%;乳制品摄入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负相关等。

膳食纤维是我们的消化道“小卫士”,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道垃圾的沉积,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生概率。另外,纤维经细菌发酵所产生的短链脂肪酸也可能对结直肠有保护作用。

果蔬、全谷物、粗粮等都是膳食纤维的好来源。

08

天天长时间久坐的人会增加肠癌风险

《指南》提到,合理的体育锻炼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

毕竟,长期久坐会导致血流循环不通畅,影响肠道蠕动和代谢,也增加了粪便中有害成分在结肠内滞留时间。

医院肛肠科中医师王元钊在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建议,要尽量保持每周3次30分钟以上运动。运动可以显著降低肠癌危险,可以使容易癌变的肠道息肉减少1/3。经常锻炼的人罹患肠道息肉的几率降低16%,发生较大息肉或癌变息肉的危险降低30%。

09

建议4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风险评估

《指南》提到,中国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自40岁开始上升,并在50岁起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考虑到我国实际国情,建议4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风险评估,对于评估结果为高风险人群建议在4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筛查;对于评估为中低风险人群建议在50岁起接受结直肠癌筛查。

当然,对于家里有直系亲属曾患过结直肠癌的人群,如果肠镜检查没有发现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癌前病变,以后每3到5年重复一次肠镜检查即可,并不需要每年体检时都做肠镜检查。

10

如果患有炎症性肠病,一定要引起重视

《指南》提到,炎症性肠病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

文章参考资料:

1.-12-16e药环球《权威报告丨年,全球新发癌症0万,肺癌不再是最常见癌症!》

2.-10-07新华视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春节收假,快给你的消化道洗洗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