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变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源自蚕粪的补血药ldquo生血宁
TUhjnbcbe - 2021/4/14 19:51:00
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不时有人过来质问:“中药总会有些有效的吧?”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几千种中成药,何况还在一些是最近几十年内依据现代医学原理设计出的中成药?比如接下来要介绍的用于“补血”的生血宁片,就确实可以有效“补血”,尤其多用于缺铁性贫血孕妇补铁。

蚕砂提取物。

本品为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灰绿色或灰黑色;味酸、甜。

益气补血。用于轻、中度缺铁性贫血属气血两虚证者,证见:面部、肌肤萎*或苍白,神疲乏力,眩晕耳鸣,心悸气短,舌淡或胖,脉弱等。

0.25g*24s

轻度缺铁性贫血患者,每日2次,每次2片:中、重度患者,每日3次,每次2片:儿童患者,每日3次,每次1片。30天为一疗程。

少数患者用药后可见上腹不适,恶心;个别患者大便次数增多。大量使用后会有黑便,可能是因为量多无法吸收,直接排除体外,而药物经消化后变成黑色。

尚不明确。

属于补血类的药物,对胎儿发育无明显的影响.服用补血药的同时大便呈黑色是正常的.服药期间注意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血清铁等相关生化指标,以指导治疗。

生血宁由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新资源所研发,按负责人魏克民教授的文章介绍,整个研发过程大概是这样的:[1][2]

项目组认为,目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铁剂均有毒副反应,特别均有胃肠道不良反应,不易为患者特别是儿童、孕妇患者所接受,更不宜作为大面积群体防治;中医治疗本病在组方上仍在古方、验方上加减为主,也尚无重大突破。

研发人员查阅中医药典籍:“蚕砂在我国中医临床应用中有相当久远的历史,很多中医古籍,如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宋代骆龙吉《内经拾遗方论》、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虫部?原蚕》等均有关于蚕砂治“血瘀”“血虚”“血证”“血少”的一些记载。但蚕砂存在用量大、服用不便、质量难以控制、疗效指标不明确等缺点。”蚕砂含叶绿素成分。20世纪20~30年代德国科学家威尔施泰特首先发现叶绿素的结构是四个吡咯环中间接一个镁离子(Mg+),费舍尔发现人体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的结构是四个吡咯环中间接一个亚铁离子(Fe+),他们因此都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从蚕砂中提取的叶绿素其基本结构是由四个吡咯环,连接两价镁离子组成,与血红蛋白的结构极其相似。传统的补血补铁最终是为了合成血红素,怎样用铁元素去置换叶绿素中的镁元素,研制出含铁的叶绿素呢?该项目从年正式立项,历时7年,课题组经过反复探索研究,以现代科学观点,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将蚕砂加工精制成成分明确、质量可控的中药材,从蚕砂中提取的叶绿素,以亚铁离子置换叶绿素的镁离子制成铁叶绿酸钠,其结构与血红素极其相似,参与人体血红蛋白合成,促进生血。蚕砂提取铁叶绿酸钠在工艺上用亚铁离子与叶绿素卟啉环络合,解决了络合半径及四配位键与六配位键接合点有差距等难题,经过探索比较、筛选,才确立了糊状叶绿素—溶解皂化—抽提—酸析—洗涤—置铁—精制—成盐—产品的突破性工艺路线,属国内外首创。

从年动物试验开始,从工艺、药理、药效、毒理及临床研究证明,至年正式获得原料药“蚕砂提取物”和制剂“生血宁片”两个中药二类新药证书,经过试生产和大样本量的使用验证,于年正式获得转正批准文号。就因为有以上的化学工艺,由蚕粪制铁剂被誉为“中药分子化”的代表,也收获了极高的荣誉:

生血宁片于年11月21日获得SFDA颁发的中药Ⅱ类新药证书,

年12月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年获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医典籍的确提及蚕砂治“血瘀”“血虚”“血证”“血少”,不过,这些中医症定义很虚幻的,并不能跟现代的缺铁性贫血对应起来;桑叶干品经测量含~mg/kg的铁元素,蚕砂作为蚕宝宝的排泄物,估计也有相近含量的铁;但是,植物中的铁,人体基本无法直接吸收,所以吃再多的蚕粪也不能补血(治缺铁性贫血)。反过来也合乎逻辑的,如果蚕粪能补铁,该项目组何必大费周折搞铁代镁制成铁叶绿酸钠?多吃蚕屎即可。

叶绿素对植物、血红素对于动物有极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对它们的真正了解始于上世纪初的德国,对叶绿素的研究产生一系列的诺贝尔奖。

德国科学家威尔施泰特(Willstatter)和助手提纯了叶绿素,研究其化学成分,发现是一种卟啉的衍生物,其中有一个镁离子,并初步定出了叶绿素的结构;指出可以由叶绿素和血红素这两种色素制得同一种母体卟啉——本卟啉;揭示了叶绿素和血红素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威尔施泰待因对叶绿素的创造性贡献而荣获年诺贝尔化学奖。[3]

德国科学家菲舍尔(Fischer)年代在慕尼黑大学工作期间研究血红素、叶绿素及胆红素,他发现卟啉环中含4个吡咯,4个吡咯中的氮原子可以和不同的金属离子结合,结合了镁原子就呈绿色;结合了铁离子就呈血红色;证明血红素和叶绿素结构相似。菲舍尔合成了血红素,并证明合成血红素与从血红蛋白里分解得到的铁血红素是完全一样的。菲舍尔因为这些成就荣获年诺贝尔化学奖。菲舍尔年修正的叶绿素化学结构沿用至今。[3]

年,美国科学家伍德沃德(RobertBurnsWoodWard)实现了人工合成叶绿素,年获诺贝尔化学奖。[3]

从这些科学史可知,在上世纪20年代,就在实验室实现了利用叶绿素制备叶绿素铜钠盐、叶绿素铁钠盐等;30年代即实现规模化的叶绿素提取及制备其叶绿素衍生物。另外可查到在上世纪50~60年代,医学界即有开始利用叶绿素铁钠盐做为贫血、白血病的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临床试验。

很早就有人考虑提取植物的叶绿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但是发现叶绿素很容易变成褐色。可能在威尔施泰特、菲舍尔揭示叶绿素化学结构以前,就有人实践上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植物标本很容易变成褐色,如果将植物泡浸在酸性溶液(醋酸或硫酸),加入醋酸铜或硫酸铜,加热,过一段时间,褐色的植物会恢复成亮绿色,并且很稳定、不再脱色,这实际就是一个铜代镁反应。化学上解释是叶绿素是镁原卟啉,镁是碱土金属,碱金属与卟啉环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较差,光、酸、碱、氧、氧化剂等都会使其分解,酸性条件下,氢离子取代镁原卟啉的镁离子,叶绿素发生脱镁反应生成脱镁叶绿素,使叶片呈褐色。铜铁属于过渡元素,铜离子、铁离子取代镁离子后形成的叶绿素铜钠盐、叶绿素铁钠盐化学性质很稳定。

叶绿素铜钠盐的化学性质比叶绿素铁钠盐还要稳定,前者颜色水溶液呈蓝绿色透明液,后者水溶液绿色透明,叶绿素铜钠盐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批准使用的天然绿色素;也是中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批准使用的天然绿色素;日本则除了叶绿素铜钠盐,也许可使用叶绿素铁钠盐作为天然绿色素。

现在工业上制备叶绿素盐的工艺都很类似,就是用有机溶剂从绿色植物中提取叶绿素。叶绿素经皂化、萃取、酸化,形成脱镁叶绿酸,下一步如果用铜盐(硫酸铜)置换就生成叶绿素铜钠盐;用铁盐(硫酸亚铁)置换就生成叶绿素铁钠盐。

国内的叶绿素铜钠盐食用色素主要是一些乡镇级化工厂生产,亦可见技术难度并不高。

值得一提的是,FAO对叶绿素铜钠盐有规定,由草,苜蓿,荨麻和其他植物材料,经溶剂萃取、皂化,铜代获得的碱盐。按中国食品安全标准《叶绿素铜钠盐标准GB-》,原料可以为桑叶及蚕沙,更早前的标准《QBT-食品添加剂叶绿素铜钠盐》则只有原料蚕沙,为什么对蚕粪如此情有独钟?人工种植物的麦苗、竹叶、松叶、水浮莲、浒苔、割草皮所得、麻业加工副产品等都能提供廉价、卫生的叶绿素。旧国标只许可用蚕沙,新国标有规定可由蚕沙制备叶绿素铜钠盐,查阿里巴巴上推销“SodiumCopperChlorophyllin”的,标示原料大多是菠菜、植物叶等,也的确有少量标示蚕粪(silkwormexcrement/faeces)。

生血宁研发方介绍说从年正式立项,历时七年,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确立了糊状叶绿素—溶解皂化—抽提—酸析—洗涤—置铁—精制—成盐—产品的突破性工艺路线,属国内外首创”。这说法不是事实,叶绿素金属碱盐的制备工艺早在上世纪30年代应该就解决了。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在年代初就牵头研发过蚕砂制备叶绿素铜钠盐,应用于白细胞减少、慢性肝病治疗,年通过浙江省卫生厅和浙江省医药总公司鉴定,商品名叫肝血宝(叶绿酸铜钠),列为化学药。[4]

从公开发表的论文还可获知,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实际在年起即进行铁叶绿素酸钠治疗缺铁性贫血临床试验,根本不存在需要历时几年去解决“铁代镁”的技术难题。动物实验、临床试验需要一定时间,但对一种相对安全,国外在年代即有用于临床的半合成化合物,显然也不成问题。[5]

研发方拿生血宁跟国际上新药开发作对比。“目前国际上开发一种新的化学药物要花费8~10亿美元,而每上市10种新的药品,平均只有3种能够营利,而且药物的研发有时是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的。从药物的筛选到最终产品上市,往往也要长达10年以上的时间。这(生血宁)可以说是一个奇迹。”[2]这是自我拔高的贴金行为。说到底,不管是叶绿酸铜钠,还是铁叶绿素酸钠,其制备工艺以及药理,都是源自西方几十年前的科学成果,跟传统中医没任何关系。

除了病理性贫血,大多为营养性贫血,因机体造血所必须的营养成分不足,使血红蛋白的形成或红细胞的生成不足,以致造血功能低下。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Vb12和叶酸是合成核苷酸的必要辅助因子。这三种成分缺乏会相应造成蛋白质缺失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普通人如果均衡饮食,是不会缺铁的,但对某些人群,象孕妇、素食者、偏食、节食减肥者等,就有可能铁供应不足致缺铁性贫血。

如果有类似贫血症状,医院看医生,检查具体原因,如果是缺铁性贫血,并且需要服铁剂,可以考虑葡萄糖酸亚铁、乳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硫酸亚铁等等,优选前面几个吸收较好,副作用轻的有机铁剂,如果看完本文没有心理障碍,蚕粪制成的“生血宝”也是一个选择。至于中医传统的阿胶、红枣、当归、花生皮等乱七八遭的中药完全无帮助。

值得指出的是,食谱包括富铁的肉类、蛋类、鱼类等是受鼓励的。但铁剂一定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规定剂量、疗程服用,不要擅自加大剂量,长期摄入过量铁剂,可引起肺肝肾心胰等处的含铁血*素沉着症,导致组织器官退行性变和弥漫性纤维化、代谢和功能失常,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肝硬化、骨质疏松、软骨钙化、继发性糖尿病。更不要一次大剂量服用,以免出现急性铁中毒,其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休克等,严重者可致昏迷、惊厥,甚至死亡。[6]国内外因过量或误服铁剂中毒致残致死的病例可不少见。有加拿大医师称铁地6岁下儿童中毒致死病因占首位,达25%,把成人硫酸亚铁糖衣片当巧克力糖豆误服。

中药“生血宁”,号称从中医典籍中蚕砂治“血瘀”“血虚”“血少”得到灵感,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对传统中药蚕砂进行分子水平改造,制成铁叶绿酸钠,获得中药二类新药证书,获得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际上,蚕砂“补血或补铁”毫无科学依据,而从植物提取叶绿素并制备铁叶绿酸钠是很成熟的工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概是要表彰牵强附会利用动物排泄物制药,还居然有效!至于“生血宁”列入全国医保乙类、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基本药物补充名单,显然是国家积极鼓励吃屎行为。

参考资料:

[1]魏克民等,蚕砂提取物研制中药II类新药生血宁片,医学研究通讯,.Vol.34,No.9

[2]厉秀昀,淘尽蚕砂始得药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生血宁片研发始末,《中国中医药报》,-4-22

[3]RichardMartinWillst?tter,HansFischer,RobertBurnsWoodward传记,wikipedia.org

[4]魏克民等,肝血宝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临床观察,浙江医学,.11

[5]魏克民等,蚕砂加工物——铁叶绿酸钠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医学研究通信,.7

[6]李淮用,急性铁中毒和药物治疗,中国药学杂志,.5

[7]张婕,儿童铁中毒,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年第13卷

自媒体,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谢谢!

欢迎投币支持,点原文链接,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源自蚕粪的补血药ldquo生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