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综合征是一种化疗或者靶向治疗导致的皮肤毒性,常见的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紫杉醇类、卡培他滨、多柔比星等;常见的靶向药如:吉非替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等,常发生在用药的第11-天。
手足综合综合征又称为掌趾感觉丧失性红斑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尤其受压面的红斑及感觉异常,包括:麻木/麻刺感、感觉异常、感觉迟钝、皮肤肿胀或红斑、脱屑、皲裂、水泡、破溃等,或出现严重的疼痛,晚期可出现皮肤干燥、色素沉着。与神经毒性不同,出现了皮肤的红斑、肿胀、水泡、皲裂等一般就称为手足综合征。
根据手足综合症严重程度,目前有多重分级方法,其中以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分级标准较为常用,该分级将手足综合征分为3级:
1级为轻微的皮肤改变或皮炎伴感觉异常,但不影响日常活动。2级为皮肤改变同1级,并伴疼痛,轻度影响日常活动,皮肤表面完整。3级为溃疡性皮炎或皮肤改变伴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具有明显的组织破坏(如脱屑、水疱、出血、水肿等)。
*主任门诊,经常提及同时发生在在手足的症状,如凉、麻木、皲裂、水泡等,中医的认识完全不一样,治疗也就相去甚远,关键是要明确病变的部位。
具体而言:四肢厥冷,病变位置最深,在骨骼,所谓“寒彻骨”,或是少阴阳虚,或是少阳阳郁,阳气不足或郁滞均难以温煦四末,常选用四逆散或者四逆汤加减;麻木,病变位置略浅,主要在肌肉层,根在化疗导致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及,四末失于濡养,常用*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皲裂发生在真皮层,为肺所主,肺气不足,津液不能输布于皮表,出现干裂,此时治疗重在润肺、解表,以利于肺气宣发。
案例分享
患者,女,59岁,低位直肠癌,分别于保肛术前3周期、术后5周期的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方案化疗,术后第2周期化疗是双脚出现水泡,术后第5个周期发展为手足干燥、皲裂,右手、右脚裂纹较深,伴有明显的疼痛,在门诊调方时,*老师轻描淡写说了句“这个简单,洗洗就好了”,处方如下:
泡洗第2天皮肤就润滑了;3天后,深裂纹就明显变浅,疼痛也明显缓解;10天后,细小裂纹明显减少;坚持泡洗1个月,裂纹完全消失,没有疼痛感,手脚的色素沉着也明显消退了,如同化疗前的状态。
案例分析
该患者是一例比较严重的手足综合征,达到3级,是从水泡逐渐发展而来,既存在痰湿的因素,又有肺气不能布散津液,同时由于化疗次数比较多,还存在色素沉着(属瘀),治疗上应当润肺解表、祛湿化瘀。
*主任开具的6个药的泡洗方,面面俱到,百合、生地、玄参共奏润肺之功,桑叶、羌活共奏宣散肺气之能,但是配合巧妙,一润一燥,一清一散,切中肺为“娇脏”生理特性;莪术与赤芍均能活血化瘀,但是赤芍性味偏寒凉,而莪术辛温,善于行气止痛,更为适合病机,*主任也是经过深思熟虑斟酌用药,可见临床辨证之精益求精,也只有这样,中医才会展现确切的疗效,也能轻松搞定各种顽固的副作用。作者:北京中医院针灸微创肿瘤科 姜欣
姜欣
出诊时间:周三周六上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中医学博士后,执业中医师,助理研究员。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创新联盟副秘书长及理事、北京中西医结合慢病防治促进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中医分委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第六届委员会青年委员。
本硕博阶段均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博士均师从著名肿瘤内科专家*金昶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自然、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中文文章20余篇、SCI文章4篇,主要从事中医膜系理论挖掘及其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擅长运用中医膜系理论,通过中药及针灸多种手段治疗膜转移肿瘤、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及肿瘤放化疗相关并发症,应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甲状腺结节、化疗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肠梗阻、便秘、胸水、腹水、癌性疼痛、肝转移、盆腹腔恶性肿瘤等疗效显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