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中华皮肤科杂志》,,54(02):-.
本文来源
目前认为*褐斑的发病与遗传、日光、性激素等有关,涉及黑素合成增加、皮损处血管增生、炎症反应及皮肤屏障受损等机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无创检测技术。该共识结合近年研究新进展,全面阐述了*褐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期与分型、诊断及治疗等,旨在提高中国皮肤科医师对*褐斑的诊治水平。
治疗
(一)治疗原则
以减少黑素生成、抗炎、抑制血管增生、修复皮肤屏障、抗光老化为指导原则。避免诱发因素,注重防晒,配合使用修复皮肤屏障的功效性护肤品、美白类护肤品,结合临床分期与分型,联合系统及外用药物、化学剥脱、激光和中医药治疗。
(二)治疗目标
色斑变淡或恢复正常,面积缩小或消失,减少复发。
(三)基础治疗
1.避免诱发因素,调整生活方式:
避免日照,减少烹饪热/职业热接触,避免使用汞、铅含量超标等劣质化妆品;避免服用引起性激素水平变化的药物及光敏药物;保证睡眠充足,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
2.修复皮肤屏障:
*褐斑患者存在皮肤屏障受损。研究表明,透明质酸是维持皮肤水合作用的重要成分,并具有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神经酰胺、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等细胞间脂质成分,对维持皮肤屏障的结构和功能起到重要作用,青刺果油所含脂质与角质层细胞间脂质成分相似,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神经酰胺、胆固醇及游离脂肪酸,达到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使用具有科学依据的功效性护肤品对*褐斑的防治有益。
3.防晒:
应贯穿*褐斑的整个治疗过程。建议长期使用日光防护指数(sunprotectionfactor,SPF)≥30、UVA防晒指数(protectiongradeofUVA,PA)+++的广谱(UVA+UVB+蓝光)防晒剂,对控制*褐斑的发生发展更有效。每2小时涂搽1次,每次2mg/cm2,以减少由日光照射引起的色素增加;在外用防晒霜的基础上加强遮挡性(规避性)防晒,有利于*褐斑的防治,减少复发。
4.美白类护肤品:
研究显示,含甘草提取物、左旋维C、4-N-丁基间苯二酚、白藜芦醇、谷胱甘肽、鞣花酸、桑叶提取物、芦荟素等成分的美白类功效性护肤品可用于*褐斑的治疗。国内学者研究表明,一种含有滇山茶、马齿苋、青刺果、三七的新型复合美白制剂能有效地改善*褐斑症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有功效性及安全性,经过临床验证的美白类护肤品。
5.治疗相关疾病:
积极治疗可能诱发或加重*褐斑的相关慢性疾病。
(四)分期分型治疗
1.活动期:
避免光电治疗及化学剥脱术,应选择基础治疗配合系统药物治疗。
系统药物,包括①氨甲环酸:可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减少黑素合成,同时抑制血管增生,减轻红斑;可口服用药,~mg/次,每日1~2次,用药1~2个月起效,建议连用3~6个月;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月经量减少等,既往有血栓、心绞痛、卒中病史者禁用;②甘草酸苷:可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白三烯等炎症因子产生,以达到抗炎作用;可静脉滴注,40~80mg/次,2次/周;不良反应包括低钾血症、高血压和极少见的横纹肌溶解;③维生素C和维生素E:维生素C能阻止多巴氧化,抑制黑素合成,维生素E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可增强疗效;推荐维生素C0.2g/次,3次/d,维生素E0.1g/次,1次/d;④谷胱甘肽:谷胱甘肽分子中巯基可通过与酪氨酸酶中铜离子结合抑制其活性,减少黑素生成,可口服或静脉滴注,常与维生素C联用。
外用药物,包括氢醌及其衍生物、维A酸类、壬二酸、氨甲环酸。
(1)氢醌及其衍生物:为*褐斑的一线外用治疗药物,常用浓度2%~5%,浓度越高脱色效果越强,但皮肤刺激性也越大。通常每晚使用1次,治疗4~6周可有明显效果,6~10周效果最佳,好转率可达38%~72%。主要不良反应: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永久性色素脱失等。氢醌、维A酸及糖皮质激素局部联合使用可提高疗效(又被称作Kligman三联配方),每晚1次,连续5~7周。熊果苷和脱氧熊果苷是氢醌的葡萄糖苷衍生物,局部使用刺激性比氢醌小,主要适用于单纯色素型。
(2)维A酸类:临床上常用0.05%~0.1%维A酸类软膏或凝胶,每晚1次,疗程约6个月;可出现皮肤干燥、红斑及瘙痒、烧灼等不良反应;主要适用于单纯色素型。
(3)壬二酸:临床上常用15%~20%乳膏,每日2次,疗程约6个月。1%~5%患者可出现瘙痒、烧灼、针刺和麻木感,1%患者可出现红斑、干燥、脱屑,可引起接触性皮炎。主要适用于单纯色素型。
(4)氨甲环酸:临床上常用2%~5%乳膏,每日2次,疗程约4周。局部使用刺激性比氢醌小,不良反应包括红斑、干燥、脱屑等。适用于单纯色素型和色素合并血管型。
大部分外用药物对皮肤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需配合使用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功能的功效性护肤品。
2.稳定期:
在系统及外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果酸化学剥脱术、光电等综合治疗。
(1)化学剥脱术:常见的化学剥脱剂包括果酸、水杨酸、复合酸等,其中果酸焕肤是治疗单纯色素型*褐斑的有效辅助方法,通过促进角质形成细胞更替,加速黑素颗粒从基底层到角质层的转运及排出,减轻色素沉着。一般以20%为起始浓度,可增至35%,每2周1次,4~6次为1个疗程,第4~6周效果较为明显。主要不良反应:暂时性红斑、轻度肿胀、刺痛、灼热等不适感,治疗3~7d可能出现结痂或脱屑。禁忌证:拟治疗区有过敏性或感染性疾病;局部为创面或近期拟做其他手术;近3个月接受过放疗、冷冻及皮肤磨削术者;术后不能严格防晒者;免疫缺陷患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果酸过敏者。该疗法对皮肤有一定刺激性,可导致炎症后色素沉着,尤其深肤色患者应慎重。
(2)光电治疗:主要包括Q开关激光、皮秒激光、非剥脱点阵激光、射频及强脉冲光等。
单纯色素型(M型):①Q开关激光:常见波长有nm、nm和nm,2~4周1次,治疗6~10次;临床实践表明,大光斑(6~10mm)、低能量(3J/cm2)的nmQ开关Nd:YAG激光可以通过亚细胞选择性光热作用治疗*褐斑,可使成熟的Ⅳ期黑素小体选择性光热解,减少黑素小体数量,在破坏黑素小体和黑素颗粒的同时,保持细胞核和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避免黑素细胞损伤;②皮秒激光:脉宽更短,对色素的机械性破坏能力更强;nm皮秒翠绿宝石激光可在表皮形成激光诱导的光破坏效应并刺激胶原蛋白合成,在祛除色斑的同时改善光老化,多角度治疗*褐斑;③非剥脱点阵激光:常见波长有nm、nm、nm和nm,非剥脱点阵激光靶色基为水,治疗时可不破坏角质层,直接穿透表皮作用于真皮,同时利于药物透皮吸收。色素合并血管型(M+V型):倍频Nd:YAG/高能磷酸钛氧钾晶体(potassiumtitanylphosphate,KTP)激光(波长nm)、脉冲染料激光(波长nm或nm)、强脉冲光(波长~nm)针对色素的同时可改善毛细血管增生;每月1次,3~5次为1个疗程。
单一、反复光电治疗易导致色素沉着、色素减退/脱失以及复发等,因此不推荐光电治疗作为临床长期维持手段,连续光电治疗次数不超过15次,间隔1年后可考虑重复治疗。光电治疗的参数设定均要求强度温和,起始能量不宜过高,治疗间隔不宜过短,治疗终点为轻微红斑反应。
3.*褐斑伴雀斑、褐青色痣等合并症:
应改善*褐斑后再考虑治疗其他合并皮肤病。
(五)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目前比较一致,即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脾胃虚弱,肝肾不足。治疗常以疏肝健脾补肾,理气活血化瘀贯穿始终,治疗疗程较长,一般3~6个月。
1.内治法:
应根据病程长短、皮损色泽、面积、部位、伴随症状、舌苔表现等综合分析,辨证论治,随症加减。
(1)肝郁气滞证:面部皮肤多呈青褐色,皮损呈蝶形分布于两颊,烦躁易怒或抑郁,月经不调,舌质红,脉弦。治宜疏肝解郁,调理气血。汤剂以逍遥散加减,常用中成药有逍遥丸、加味逍遥丸、舒肝散、柴胡疏肝散等。
(2)气滞血瘀证:面部皮肤多呈*褐色,急躁易怒,胸胁胀痛,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治宜疏肝理气,化瘀通络。汤剂以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中成药有血府逐瘀口服液等。
(3)脾虚湿阻证:面部皮肤多呈淡褐色或灰褐色斑,皮损多分布于口周,面色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脘腹胀满,舌淡,苔薄微腻,脉濡细缓。治宜健脾理气,祛湿通络。汤剂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中成药有参苓白术散。
(4)肝肾阴虚证:面部皮肤多呈黑褐色,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眼涩,月经不调,五心烦热,舌淡红少苔,脉沉细。治宜补益肝肾。方用六味地*丸加减,常用中成药有六味地*丸。
2.外治法:
方法较多。临床常用中药磨粉制成膏霜剂、面膜,或配成倒膜粉,或以内服方之药渣先熏后湿敷等。外用的中药以白芨、白附子、白僵蚕、珍珠、当归、川芎、益母草、白蔹、天花粉、白茯苓、薏苡仁、荆芥、冬瓜仁、杏仁、积雪草等多见。一般中医外治的周期2~6个月。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对*褐斑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褐斑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由于单一治疗疗效欠佳,需避免*褐斑的诱发因素,将防晒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临床分期及分型,综合考虑色素、炎症、血管、皮肤屏障及光老化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褐斑的治疗还将有新的进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