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变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病者生存那些ldquo不健康r
TUhjnbcbe - 2021/6/11 14:25:00

疾病也能延续人的生命?

核心书摘:

从中世纪的黑死病,到上个世纪的西班牙大流感,再到今天的新冠病毒,人类好像一直在和病毒纠缠,被病毒“打压”,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好事还是坏事?

一位美国的犹太裔医学博士提出,既然在人类进化的长河中,疾病一直都存在,那肯定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这位博士追踪了上万年的人类进化史,他发现,糖尿病曾帮助我们的祖先从冰河世纪的严寒中幸存下来;血色素沉积症在中世纪黑死病爆发的年代里拯救了大量缺铁的儿童和妇女;高胆固醇给热带地区深色皮肤的人带来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D......类似的发现还要很多。

也就是说,很多令人憎恶的疾病或病毒都曾在历史上拯救过人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疾病和长寿之间竟然存在神奇的关联。这位脑洞大开的医学博士,就是如今神经遗传学领域大名鼎鼎的沙龙·莫勒姆教授,他将自己的发现,写成了《病者生存》这本书。这本书深入研究了人类的进化史,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生存、疾病、以及人类的身体。

关于作者:

沙龙·莫勒姆,他从小就对罕见病和生物技术特别感兴趣,长大后更是专攻这个领域,出版了《遗传》《重启DNA》等多部科普著作。后来莫勒姆开办了两家生物技术公司,获得多项全球专利,还研发出了一种治疗罕见疾病的药物。

乔纳森·普林斯,是克林顿*府的高级顾问和演讲稿撰写人,他的沟通能力和笔杆子都特别硬,一直享有“美国最聪明头脑之一”的美誉。

学什么:

1、为什么说病毒会延长人的寿命?

2、什么是跳跃基因?

一、一场病,撬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在本书作者沙龙·莫勒姆15岁是,他71岁的爷爷被诊断出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这种可怕的疾病即使放在今天也没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在当时就更是无解了,这让年幼的莫勒姆非常难受。

喜爱思考的莫勒姆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身体一直很好的祖父会突然间得了这种不治之症呢?

莫勒姆认真回想爷爷的生活习惯,他发现,爷爷有一种很奇特的爱好,就是他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非常热衷于献血,甚至达到了狂热的地步,这事显然不符合常理。小莫勒姆隐隐感觉到,爷爷的身体一定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也许这个特别之处就跟阿尔茨海默病有关系。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莫勒姆一头扎进一家医学图书馆,在上万本医学书里找答案,最后在一本书里找到了一种闻所未闻的遗传病——血色素沉积症。

血色素沉积症是一种会引起铁在体内沉积的疾病,如果不幸患上这种病,体内不断沉积的铁就会损伤胰腺和肝脏等器官。另外,如果过多的铁沉积在皮肤里,患者还会出现终年不褪的皮肤色素沉着。

到这,莫勒姆总算弄清楚为什么爷爷每次献血后会觉得神清气爽了,因为老人家患上了血色素沉积症,体内的铁沉积过多,而血液里含有铁,放血会减少体内的铁负荷,身体自然就会觉得轻松了。

这个发现让莫勒姆联想到,既然铁沉积会伤害身体器官,那它也很可能会伤害人的大脑,当它伤害到大脑时,患者会不会就会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呢?可惜当时没有人会认真听一个15岁孩子说的话,莫勒姆的这个推测也一直没有得到论证。后来他自己长大学医之后,加入了一个专门研究神经遗传学的项目,经过两年的研究,才终于找到了答案。莫勒姆发现,色素沉积症和某种特定类型的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确实存在联系。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三年之后,18岁的莫勒姆发现他自己也患上了血色素沉积症。面对命运的黑手,莫勒姆再一次陷入了沉思:进化论认为,自然选择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如果一种基因能让物种变得更加强大,这种基因就会代代相传;反过来,如果一种基因让物种难以生存和繁衍,那么这种基因以及它相应的特征就会逐渐消亡。按照这个道理,有遗传病的人应该早就被淘汰了,为什么像血色素沉积症这些有潜在危害性的致病基因能遗传至今?为什么进化会让这种可怕的基因继续存在?

答案只可能是:那些让我们生病的遗传性状,能在伤害我们之前帮助我们,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这个想法一出现,莫勒姆就再也等不下去了,他选择了生物技术专业,并决定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遗传病和生物技术研究。

二、恼人的疾病,都曾是我们的朋友

莫勒姆猜测,有些疾病会让人类变得更加强大,甚至延续人类的寿命。因为人类的进化是以万年计的,千万年前的生活环境与现在有非常大的区别,今天看起来对人体有害的疾病或基因,在过去,很可能是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所以才在长久的进化中被保留下来。莫勒姆就从这个角度入手,发现了遗传病和进化的奥秘。

莫勒姆发现,血色素沉积症虽然会让患者疼痛难忍,关节和各个器官也会受到损害,严重的还会丧命,但得这种病的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比一般人的更强大,更能抵御细菌和病毒的攻击。他通过研究还发现,在14世纪那场席卷欧洲的鼠疫中,许多幸存者都是血色素沉积症患者。

这是因为,血色素沉积症患者机体所吸收的多余的铁元素会被分散到全身各处,但并不是每一个部位都会有。当大多数的细胞因为体内铁元素过剩而死亡时,有一些特定类型的细胞却会缺铁,比如一种叫“巨噬细胞”的白细胞。正常人体内的巨噬细胞里含有大量的铁,很多传染性病原体都可以依靠巨噬细胞中的铁进行生存和繁衍,这就增加了人体感染疾病或瘟疫的风险性。但血色素沉积症患者体内的巨噬细胞是缺铁的,于是这些巨噬细胞就具备了一项特殊的优势,它们能将传染性病原体活活饿死,防止传染性病原体侵入身体的其他部分。

所以当瘟疫来临时,血色素沉积症附带的红利也就有了用武之地:患者对病毒的抵抗力比较强大,也更容易在瘟疫中存活下来,然后把这种致病基因传递给子孙后代。由此可见,如今致命的病毒,在几百年前,可都是帮助人类存活、延长人类寿命的“好东西”。

与血色素沉积症的情况类似,像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常见病也都是进化选拔出来保卫我们的小卫士。

我们拿最常见的糖尿病来举例。糖尿病被称为是“富贵病”,它不至于致死,但能让人活得不痛快,患上糖尿病的人吃饭前要先吃药或者打胰岛素,一天跑无数次厕所,饮食也被各种限制,水果、甜点、甚至熬得稠一点的大米粥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吃。但就是这样让人痛恨的疾病,在一万年前可是救过人类的性命。

当时,地球进入到晚冰期,仅仅10年,低温就席卷了全球。这次冰期迅速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冰窖,海平面下降了几百米,森林和草地变成了荒漠和峭壁,这对习惯了温暖的人类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不过,我们的老祖宗很聪明,他们很快就发展出了一系列应对严寒气候的适应机制,包括频繁排尿和提高血糖的浓度等等。

试想一下,假如你在刺骨的冬天没穿秋裤,走在冷风里,会不会很想上厕所?其实这就是身体应对寒冷的一种反应,因为排尿会帮助我们减少体内的水分,防止结冰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提高血糖的浓度就更有用了,糖分不仅可以产生热量,还是一种天然的防冻剂,糖分越高,血液就越不容易结冰。而频繁排尿和高血糖,不就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状吗?

当然了,这些症状放在当下的环境中,几乎是对人体有害的,非常不利于生存和繁衍。可是在晚冰期这个特殊的时期里,暂时性的糖尿病症状对于急需抵御寒冷的人类来说,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法宝。

所以作者才说,正是这种“糖尿病”适应机制,帮助人类的某些祖先在晚冰期中生存了下来。那些不能产生“糖尿病”机制的人类祖先,可能很多根本就没熬过晚冰期,被冻死了;能产生“糖尿病”机制的祖先,才是最后幸存下来的人,而我们正是这些幸存者的后代,所以才会经常会受到糖尿病的困扰。

除了糖尿病外,高血压、高胆固醇、喝酒脸红、过早衰老等这些病症,也都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适应机制。只不过当年那一代人的进化优势,现在却成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进化难题。

三、跳跃基因:进化赐予人类的杀手锏

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到,“疾病”在人类历史中扮演的角色是非常立体、多面的,很多古老的疾病,都曾帮助我们的祖先度过难关,让人类得以生存和繁衍。

但是时过境迁,不管这些疾病过去多么有用,现在已经成了人类的困扰,难道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一代代遗传下去,看着同胞或自己饱受疾病的折磨吗?

如果你也这么悲观,那就太小看进化的威力了。除了无法改变的遗传、全看运气的基因突变以外,进化其实还给我们每个人留了一个“动态基因工程”的杀手锏,那就是一套宝贵的跳跃基因。

在了解跳跃基因之前,我们得先来简单了解一下遗传和基因突变。我们学生物都知道,父母会把自己的DNA尽职尽责地传递给下一代,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丝丝错误,就会产生基因突变。这种错误,十分罕见,而且完全是随机的。换句话说,基因突变很少发生,即便发生了,我们也不能决定这些变化到底是有害的,还是能给我们带来优势的,或者压根就不会有啥影响的。也就是说,要想获得好的突变,只能靠运气。

但在20世纪50年代,一位美国女科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却对这种理论提出了质疑。她发现,在极端的高温或者干旱环境下,玉米发生的基因突变好像是一种有意的行为,既不随机,也不罕见,而是向着有利于自己存活下去的方向发展的。

这个发现太令人兴奋了,麦克林托克花费了很大精力才搞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玉米之所以能发生有意识的改变,是因为它们体内存在一种游离的“跳跃基因”,这种特殊的基因能够根据短期外部压力的变化,针对性地拷贝一段基因插入到其他位置中,从而让自己更强大、更适合当前的环境。

后面的故事就有点悲伤了。历史上,几乎每次新理论和新思想在诞生之初都会伴随着不解和质疑,跳跃基因也没能躲过此劫。当麦克林托克兴奋地向大家分享她的发现时,并没有得到鲜花和掌声,反而因为与传统的遗传学观念背道而驰,而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质疑和嘲讽。

但真理会迟到,却从不会缺席。三十年后,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家在其他物种的基因组里,也陆续发现了与玉米的“跳跃基因”相同或相似的现象,生物学界这才认识到,原来基因突变真的可以受环境影响而自主产生。年,81岁高龄的麦克林托克终于得到了认可,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麦克林托克的理论被认可之后,科学家们又发现,生物体越是复杂,体内的跳跃基因就越多。这对人类这样的高等生物实在是太友好了,因为跳跃基因带来的改变,不仅会将骰子掷向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那一面,还能大大加快基因突变的速度。有科学研究显示,由这种跳跃基因带来的“超变”,比基因突变快1亿倍。有了这种本领,我们就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了。

举个例子,假如你感染了一种病毒,然后你听了医生的话积极治疗、好好休息,最终打败了病毒,体内也产生了相应的抗体,以后也不会再感染类似的病毒了。按照传统的遗传学理论,虽然我们自己的免疫细胞发生了突变、产生了抗体,但是我们只能保证自己不被感染,却无法把这种有益的突变传递给下一代。

但是现在我们知道,事情没有传统遗传学理论认为的这么简单,身体其实比我们想的更聪明:跳跃基因,非常有可能把这些突变插入到生殖细胞的DNA中,成为人类世代相传的一项新本领。

其实不只是进化,任何事都是这个道理。我们在处理工作或生活中的问题时,也大多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也会不断受到新情况、新问题的冲击,尤其是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墨守成规的人最终都会被无情淘汰。但如果你头脑中的“跳跃思维”足够强大,就能够快速适应环境,超越“自然选择”,更好地存活下去。

结语

以上就是《病者生存》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人类生存到如今,一直在接受大自然的选择。漫长的几百万年间,我们的先祖在细菌病毒、食物短缺、气候突变、环境恶化的威胁下,不断抵抗,不断进化,发展出了各式各样保命的本领,当然也进化出了一身疾病。

虽然随着环境的变迁,这些曾经保命的基因的弊端已经逐渐显露,但我们也无须因此就把疾病妖魔化,而应该从进化的角度积极地对待疾病,坦然地看待疾病,把疾病当作生存的一部分。千万年来,疾病一直与人类如影随行,甚至只有那些病过的人才能真正生存下来。或许,这就是《病者生存》书名的意义吧。

相关内容:

《病者生存》|与疾病和平共处。

《大流感》|有史以来最具毁灭性的流感故事。

《瘟疫与人》|瘟疫曾经改变历史。

《酶的情人》|感受一位生物化学家对千辛科研的热情和执着。

《枪炮、病菌与钢铁》|环境因素对发展至关重要。

《血疫》|如果人类被杀死十分之九,你担心吗?

《失明症漫记》(上)|在白色恐怖中,能否依然保持善良、拥有希望,成为每个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失明症漫记》(下)|在善与恶,光明与黑暗之间,人们到底会选择什么?

《病毒星球》|我们生活的历史就是一部病毒史?

《世纪的哭泣》|了解20世纪人类和爱滋病斗争的故事。

《共病时代》|动物疾病与人类疾病之间究竟有怎么的关系?

上次推送内容:

《天气预报》|通过天气预报从无到有的过程,了解科学进步的艰难曲折。

不愿意把话描述清楚,有可能是逃避型人格。

《持续增长》(萌版)|公司利润停滞不前,怎么办?

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四十三)让步之后要不要回报

本次推送:

《病者生存》|那些“不健康”或“致命”的病毒,是如果延续人类生命的?

微软的CEO们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萌版)|领导如何让员工动起来?

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四十四)伊朗限核谈判的门道

下次推送:

《查令十字街84号》|体会真正爱书人的执着求索与相互温暖。

决定人生走向的是你能否活到点上。

《游戏改变世界》(萌版)|如何让上班有游戏精神?

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四十五)弱势者怎么谈判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病者生存那些ldquo不健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