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变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小麦返青拔节期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案高
TUhjnbcbe - 2021/6/21 16:28:00
一、小麦返青拔节期病虫害小麦苗期常见病虫害的主要特点:危害小麦幼苗,症状多样。如果说有哪些共性,小麦苗期叶片发*、苗稀、死苗可以算的上。小麦苗期病害:主要有锈病、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等。小麦苗期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等,地下害虫金针虫、地老虎、蛴螬、蝼蛄等。1、病害小麦纹枯病、全蚀病和根腐病都会造成麦苗发*,它们都是真菌病害,发生初期都能表现*叶,但病斑发生的部位和病斑形状有所不同。共同点都是依靠土壤传播病害。纹枯病:纹枯病主要危害叶鞘,在3-4叶期,在第一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的病斑。全蚀病:主要危害茎基部和根部,种子根、次生根和地下茎变黑腐烂,根的表面有葡萄菌丝。根腐病:发生在根部,小麦播种后遇到根腐病病菌侵染种子时,芽鞘变褐色,影响出苗,严重时会引起腐烂死亡,导致植株不能正常发芽出苗。小麦出苗后根系遭到侵染为害会形成褐色或黑色斑块,随后会蔓延至茎基部形成褐色条斑,严重时会因为茎折引起植株枯死,生育后期即使植株不倒,也多会提前枯死,植株青灰色,造成白穗不实,拔起植株根毛和主根表皮会脱落。2、虫害小麦种子播下去后,地下害虫如:金针虫、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对种子进行啃食破坏,导致要么不出苗,要么出苗后苗弱发*,主要原因还是播种时没有拌种。第二年春天小麦返青后,温度上升,蚜虫、红蜘蛛开始危害小麦茎叶。小麦蚜虫:麦蚜虫主要采用针刺的方式吸食小麦茎杆、枝叶以及小麦灌浆期时嫩穗的汁液来生长繁殖。汁液也相当于人的血液,因此,小麦如果任其吸嗜其汁液就会因枯萎衰竭而死。小麦红蜘蛛:麦蜘蛛主要刺吸小麦汁液,在植株叶片上留下*白色小斑点,随后叶片发*、干枯,植株表现矮小,严重时整株焦枯不能抽穗,甚至枯死,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导致大幅度减产。一般拔节期,麦圆蜘蛛为害较为严重,而在孕穗至抽穗期,麦长腿蜘蛛田间虫量大,为害重。3、生理病害麦苗发*也有可能是小麦缺素引起的,缺磷、缺氮、缺锰、缺钾均会导致小麦发*。另外小麦苗期气温低,可能会遇到冻害。要注意冬灌,冬灌不仅有利于防止冻害死苗和越冬保苗,还能减轻早春寒害、旱害和温度剧烈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是预防小麦冬春死苗的重要措施。二、小麦“一喷多防”综合防治方案方案1每亩用10%吡虫啉20克+2.5%高效氯氟氢菊酯80毫升+45%戊唑醇·咪鲜胺25克+98%磷酸二氢钾克+芸苔素内酯8毫升。主要用于防治蚜虫、赤霉病、白粉病,兼治锈病、叶枯病。方案2每亩用2.5%联苯菊酯80毫升+25%氰烯菌酯10毫升+98%磷酸二氢钾克。主要用于防治蚜虫、赤霉病,兼治锈病、白粉病、叶枯病。方案3每亩用22%噻虫嗪·高氯氟8毫升+15%三唑酮70克+98%磷酸二氢钾克。主要用于防治蚜虫、白粉病,兼治赤霉病、锈病、叶枯病。1、小麦锈病小麦杆锈病小麦叶锈病

小麦条锈病

危害特征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秆锈病的孢子零散生于小麦的茎秆和叶片上,呈橘红色,孢子堆较大,最适宜温度为20℃。叶锈病的孢子堆分散或密集在小麦叶片上,呈红褐色,颜色比秆锈病淡,孢子堆也比秆锈病小,对温度的要求介于秆锈和条锈之间。

条锈病的孢子堆在小麦穗部和叶片上沿叶脉排列成显著的条斑,颜色为*色至枯*色,孢子堆比叶锈病小、气温在5-15℃时,最适宜发育,气温低于0℃时发育受阻,有间歇的小雨和雾露天气可助长发育。

防治方法①种植抗病品种为主;消灭杂草和自生麦苗,控制越夏菌源;合理密植和适量适时追肥,避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锈病发生时,南方多雨麦区要开沟排水;北方干旱麦区要及时灌水,可补充因锈菌破坏叶面而蒸腾掉的大量水分,减轻产量损失。②种子处理:15%三唑酮湿性粉剂60-g拌麦种50kg,或11%三唑酮?福美双悬浮种衣剂-g/kg种子,拌种时将药液稀释,然后将药液喷洒到种子上,边喷边拌,拌后闷种4-6小时播种。③小麦返青拔节期后,小麦田发现中心病株,应及时用下列杀菌剂防治:三唑酮+百菌清;丙环唑,或氟环唑,对水均匀喷雾,间隔8~10天,连喷2次。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2、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为害。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病部初产生*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分生孢子),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闭囊壳)。

病斑多时可愈合成片,并导致叶片发*枯死。茎和叶鞘受害后,植株易倒伏。重病株通常矮缩不抽穗。抗病品种可看到枯斑反应,霉层很小很少,或只有枯斑枯点而无霉层。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①选种抗病丰产品种;在白粉病菌越夏区或秋苗发病重的地区可适当晚播以减少秋苗发病率;避免播量过高,造成田间群体密度过大;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用量,可以减轻病害的发生。②种子处理: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的0.2-0.3%(有效成分)拌种,或2%戊唑醇湿拌种剂-/kg种子拌种,或11%三唑酮?福美双悬浮种衣剂-g/kg种子拌种,用药剂对适量水,加人种子均匀搅拌,拌种后应及时播种,堆闷时间过长影响发芽和出苗。③发病前期,用下列药剂:三唑酮,氟菌唑。④发生较普遍时,用下列药剂:烯唑醇;腈菌?酮,或烯肟菌胺,对水均匀喷雾。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3、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穗腐)小麦赤霉病(秆腐)危害特征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苗腐: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后根冠随之腐烂,轻者病苗*瘿,重者死亡。穗腐:小麦扬花时,初在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后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密集的黑色小颗粒;用手触摸,有突起感觉,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层。茎基腐: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麦株基部组织受害后变褐腐烂,至全株枯死。

秆腐:多发生在穗下第1、2节,初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形斑或向茎内扩展;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有时不能抽穗或抽出枯*穗;潮湿时病部表面可见粉红色霉层。

防治方法①选种抗性品种;深耕灭茬;追肥不能过晚,追肥过晚易造成贪青晚熟,增加侵染机会,且造成无效分蘖,加重流行。②种子处理: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g湿拌kg种子,或15%三唑酮湿性粉剂60-g拌麦种50kg。③小麦扬花初期,发病前期,用下列药剂:多菌灵;烯唑醇,或丙环唑,对水喷雾。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4、小麦霜霉病叶片淡绿条状花叶叶片变厚皱缩扭曲危害特征通常在田间低洼处或水渠旁零星发生。苗期染病:病苗矮缩,分蘖稍增多,叶片淡绿或有轻微条纹状花叶。

返青拔节后染病:叶色变浅,并出现*白条形花纹,叶片变厚,皱缩扭曲,病株矮化,不能正常抽穗或穗从旗叶叶鞘旁拱出,弯曲成畸形龙头穗。病株茎秆粗壮,表面覆一层白霜状霉层。

防治方法①种植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发病重的地区或田块,应与非禾谷类作物进行1年以上轮作;健全排灌系统,严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发现病株及时拔除以减少菌源积累。②种子处理:播前每50kg小麦种子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g加水3kg拌种,晾干后播种。③必要时在播种出苗后,喷洒下列药剂:硫酸铜;甲霜灵?锰锌;烯酰吗啉?代森锰锌,或霜霉威。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5、小麦炭疽病

小麦炭疽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主要为害叶鞘和叶片。叶鞘染病:麦株基部叶鞘先发病,初生褐色病变,产生1-2cm长的椭圆形病斑,边缘暗褐色,中间灰褐色,后沿叶脉纵向扩展成长条形褐斑,导致病部以上叶片发*枯死。叶片染病:形成近圆形至椭圆形病斑。后期病部连成一片,致叶片早枯。以上病部均有小黑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茎秆染病:生出梭形褐色病斑。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的小麦品种;与非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或深翻。发病重的地区或地块,可喷洒:咪鲜胺锰盐;苯菌灵,或多菌灵,可间隔10-15天再喷1次,连喷2-3次。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6、小麦纹枯病云纹状病斑茎部腐烂易腐烂危害特征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受害,造成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倒伏、枯孕穗等多种症状。病苗死苗:主要发生在小麦3-4叶期,在第个一叶鞘上呈现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的病斑,严重时因抽不出新叶而造成死苗。花秆烂茎:返青拔节后,下部叶鞘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多个病斑相连接,形成云纹状的花秆。田间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以及由菌丝纠缠形成的*褐色的菌核。倒伏:由于茎部腐烂,后期极易造成倒伏。

枯孕穗:发病严重的主茎和大分蘖常抽不出穗,形成“枯孕穗”,有的虽能够抽穗,但结实减少,籽粒秕瘦,形成“枯白穗”。

防治方法①种植抗(耐)病品种;适期播种,避免过早播种,降低播种量;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平衡施用磷、钾肥,特别是重病田要增施钾肥,以增强麦株的抗病能力,带病残体的粪肥要经高温腐熟后再施用;加强排水;防除杂草。 ②种子处理:可用2.5%咯菌腈悬浮剂-ml/kg种子,或16%戊唑醇?福美双悬浮种衣剂-g/kg种子,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g/kg种子,对适量水,加人种子均匀搅拌,拌种后及时播种,堆闷时间过长影响发芽和出苗。③春季小麦拔节期用:30%苯甲?丙环唑10g/亩,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45-60g/亩,兑水喷雾,防效增加。④发病初期,用丙环唑;氰烯菊酯,或井?酮(井冈霉素?三唑酮),对水均匀喷施。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7、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幼苗感病: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色,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使整个根系变黑死亡。分蘖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叶多。拔出麦苗,用水冲洗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都变成了黑褐色。

在潮湿情况下,根茎变色,部分形成基腐性的“黑脚”症状。最后造成植株枯死,形成“白穗”。近收获时,在潮湿条件下,根茎处可看到黑色点状突起的子囊壳。但在干旱条件下,病株基部“黑脚”症状不明显,也不产生子囊壳。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①加强检疫,严禁从病区调种,保护无病区;发病田严禁留种,就地封锁,就地消灭,严禁留种,且将病茬焚烧,减少病源;重病地实行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及铵态氮肥,合理灌溉,雨后及时排水。②种子处理:用2.5%咯菌腈悬浮剂-ml/kg种子,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ml/kg种子,或6%戊唑醇种衣剂30-60ml/kg种子,兑水混匀拌麦种,晾干后即可播种。③在返青拔节期,可以用下列药剂防治: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氟硅唑,或硅噻菌铵,顺麦垄淋浇于小麦基部。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8、小麦黑穗病

小麦黑穗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散黑穗病主要发生在穗部。病穗比健穗抽穗早,初抽出时病穗外包有一层浅灰色的薄膜,后薄膜破裂消失,露出黑色粉末。

腥黑穗病发生于穗部,抽穗前症状不明显抽穗后至成熟期症状明显。病株全部籽粒变成菌瘿,菌瘿较健粒短胖。初为暗绿色,后变为灰白色,内部充满黑色粉末,最后菌瘿破裂,散出黑粉,并有鱼腥味。

防治方法①加强检疫工作,防止病害随种子或商品粮传入;实行轮作;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抽穗前后在田间拔除病穗,并带出田外烧毁,减少病菌传播。②种子处理:用2.5%咯菌腈悬浮剂-ml/kg种子,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ml/kg种子,或6%戊唑醇或50%多菌灵种衣剂30-60ml/kg种子,兑水混匀拌麦种,晾干后即可播种。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9、小麦根腐病

小麦根腐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全生育期均可引起发病,苗期引起根腐,成株期引起叶斑、穗腐或黑胚。种子带菌严重的不能发芽,轻者能发芽,但幼芽脱离种皮后即死在土中,有的虽能发芽出苗,但生长细弱。幼苗染病后在芽鞘上产生*褐色至褐黑色梭形斑,边缘清晰,中间稍褪色,扩展后引起种根基部、根间、分蘖节和茎基部褐变,病组织逐渐坏死,上生黑色霉状物,最后根系朽腐,麦苗平铺在地上,下部叶片变*,逐渐*枯而亡。

成株期染病叶片上出现梭形小褐斑,后扩展为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浅褐色斑,病斑两面均生灰黑色霉,病斑融合成大斑后枯死,严重的整叶枯死。叶鞘染病产生边缘不明显的云状斑块,与其连接叶片*枯而死。小穗发病出现褐斑和白穗。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根腐病的品种;麦收后及时耕翻灭茬,使病残组织当年腐烂,以减少病源;轮作换茬,适时早播、浅播;种植不带黑胚的种子;合理肥水管理,施用腐熟的有机肥。②种子处理:用15%多菌灵?福美双悬浮种衣剂-g/kg种子,或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g/kg种子,或50%三唑酮?福美双悬浮种衣剂-g/kg种子。③发病初期,及时喷药进行防治:异菌脉;三唑酮,丙环唑,对水喷雾。成株开花期,喷洒丙环+福美双对水均匀喷洒。成株抽穗期,可用丙环唑+三唑酮,对水喷洒1-2次。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10、小麦*矮病

小麦*矮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

主要表现叶片*化,植株矮化。叶片典型症状是新叶发病从叶尖渐向叶基扩展变*,*化部分占全叶的1/3-1/2,叶基仍为绿色,且保持较长时间,有时出现与叶脉平行但不受叶脉限制的*绿相间条纹。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丰产品种;适时播种,避免早播;对已发病田块,增加肥水管理,减少损失。②种子处理:用6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拌种,也用种子重量0.3%的48%毒死蜱乳油拌种,并可兼治地下害虫和麦叶螨。③及时防治蚜虫:吡虫啉;高效氟氯氰菊酯,或氟啶虫胺腈。

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11、小麦丛矮病分蘖增多病株矮化危害特征染病植株上部叶片有*绿相间条纹,分蘖增多,植株矮缩,呈丛矮状。冬小麦播后20天即可显症,最初症状心叶有*白色相间断续的虚线条,后发展为不均匀*绿条纹,分蘖明显增多。冬前染病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轻病株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生长细弱,叶部仍有*绿相间条纹,病株矮化。一般不能拔节和抽穗。

冬前未显症和早春感病的植株在返青期和拔节期陆续显症,心叶有条纹,与冬前显症病株比,叶色较浓绿,茎秆稍粗壮,拔节后染病植株只有上部叶片显条纹,能抽穗的籽粒秕瘦。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播种;加强栽培管理,清除杂草、小麦平作,合理安排套作;麦田冬灌水保苗,避免与禾本科植物套作,精耕细作,消灭灰飞虱生存环境,压低毒源、虫源。②出苗后喷药保护,包括田边杂草也要喷洒,压低虫源,可选用:氧化乐果、马拉硫磷、也可用噻嗪酮。小麦返青盛期也要及时防治灰飞虱,压低虫源。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12、小麦黑颖病

小麦黑颖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主要为害小麦叶片、叶鞘、穗部、颖片及麦芒。穗部染病:穗上病部为褐色至黑色的条斑,多个病斑融合在一起后颖片变黑发亮。颖片染病后引起种子感染。致病种子皱缩或不饱满。发病轻的种子颜色变深。叶片染病:初呈水渍状小点,渐沿叶脉向上、下扩展为*褐色条状斑。穗轴、茎秆染病:产生黑褐色长条状斑。湿度大时,以上病部均产生*色细菌脓液。防治方法①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清除病残物和杂质。②种子处理:可采用变温浸种法,28-32℃浸4小时,再在53℃水中浸7分钟。或用种子重量0.2%的40%拌种双干拌种,防效较好。③小麦孕穗期即发病初期,喷洒:叶枯唑、农用硫酸链霉素,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防病增产效果显著。

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13、小麦细菌性条斑病

小麦细菌性条斑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颖片和籽粒。

被害叶片初期呈水渍状半透明斑点或条斑,再沿叶脉向上下扩展,变成长条状,呈现油渍发亮褐色斑,常出现小颗粒状菌脓。以抽穗和扬花期最重,使被害株提前枯死,穗形变小,籽粒干秕,造成减产。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田;收获后及时耕翻灭茬,适时播种,冬麦不宜过早;合理密植,防止倒伏;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不偏施氮肥;提高灌水质量,切忌大水漫灌。②种子处理:用45℃水恒温浸种3小时,晾干后播种,也可用l%生石灰水在30℃下浸种24小时,晾干后再用种子重量0.25%的40%拌种双粉剂拌种,或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0倍液浸种8小时。③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农用硫酸链霉素;敌磺钠进行叶面喷雾,间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15、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病

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该病在冬小麦上发生严重。染病后冬前不表现症状,到春季小麦返青期才出现症状,染病株在小麦4~6叶后的新叶上产生褪绿条纹,少数心叶扭曲畸形,以后褪绿条纹增加并扩散。病斑联合成长短不等、宽窄不一的不规则条斑,形似梭状,老病叶渐变*、枯死。病株分蘖少、萎缩、根系发育不良,重病株明显矮化。防治方法选用抗、耐病品种;加强管理,避免通过带病残体、病土等途径传播;轮作倒茬与非寄主作物油菜、大麦等进行多年轮作可减轻发病;冬麦适时迟播,避开传毒介体的最适侵染时期;增施基肥,提高苗期抗病能力。

本文由“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16、小麦孢囊线虫病

小麦孢囊线虫病危害症状

危害特征

受害小麦幼苗矮*,根系短分叉,后期根系被寄生呈瘤状,露出白亮至暗褐色粉粒状胞囊,胞囊老熟易脱落,仅在成虫期出现。线虫为害后,病根常受次生性土壤真菌如立枯丝核菌等为害,致使根系腐烂。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耐)病品种;与麦类及非禾本科作物隔年或3年轮作;春麦区适当晚播,要增施氮肥和磷肥,加强灌水,防止干旱;施用土壤添加剂,控制根际微生态环境,使其不利于线虫生长和寄生。

②在小麦整地时施用下列药剂:0.5%阿维菌素颗粒剂2.5-3kg/亩,或3%克百威颗粒剂2-5kg/亩,或10%克线磷颗粒剂2kg/亩处理土壤,也可用杀线虫内吸型颗粒剂沟施或种衣剂拌种、闷种,控制早期侵染。来源:网络

精彩回顾:

1、近百亩麦苗枯*,是种子问题还是别的原因?电视台报道了!

2、今年花生什么时候播种?记住这个时间,不早也不晚!

3、预警!小麦重大病虫害或将集中暴发,怎么防控?有办法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麦返青拔节期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