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皮肤病
●定义:职业性皮肤病是指劳动中以化学、物理、生物等职业性有害因素为主要原因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疾病
●职业性皮炎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
●定义:劳动或作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具有刺激和或致敏作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急、慢性皮肤炎症性改变
●分类: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CD(不产生特异性抗体)、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接触变应原致敏引起的,迟发型Ⅳ型变态反应)
●诊断:皮肤斑贴试验
●职业性光接触性皮炎
●分类:光变态反应(免疫反应,湿疹样改变)、光毒反应(非免疫反应,皮炎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
●职业性电光性皮炎
●定义:当电焊工及其他操作工人紫外线光源的工作人员无适当的防护措施时可发生此病
●致病:焊接产生的电弧光中的紫外线被皮肤的色基吸收后,导致表皮和真皮细胞的广泛受损,并引发了以组织修复为目的的炎症反应,皮肤组织学变化主要有表皮海绵样变性,有时会有真皮的血管肿胀等
●职业性药疹样皮炎
●定义:是指接触三氯乙烯、硫酸二甲酯、丙烯晴、甲胺磷或乐果等化学物引起的重症多形红斑、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或剥脱性皮炎等型皮损,常累及黏膜,伴有发热,严重时发生肝肾或其他脏器的损害
●三氯乙烯TCE是一种常见的工业材料,有良好的脱脂去污性能,常用于金属表面的清洁,防护不当→三氯乙烯药疹性皮炎
●三氯乙烯药疹性皮炎的4个类型:剥脱性皮炎型、多形红斑型、重症多形红斑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型
●治疗: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职业性黑变病
●定义:是指劳动或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慢性皮肤色素沉着性疾病
●病因:可能是致病物(主要是焦油、石油沥青等含的挥发物)对皮肤的长期接触,增加酪氨酸酶的活性,加速黑色素代谢过程,使黑色素增加
●预防:紫外线可刺激皮肤中的黑色素,应尽量减少日光照射。维生素C有抑制黑色素细胞生成的作用→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
●职业性痤疮
●定义: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接触矿物油类或某些卤代烃类所引起的皮肤毛囊、皮脂腺系统的慢性炎症损害
●分类:油痤疮(接触石油、煤焦油)、氯痤疮(接触卤代烃类化合物,主要是二噁英、二苯并呋喃)
●临表:油痤疮(黑头粉刺、丘疹性损害及毛囊炎)、氯痤疮(成片的毛囊性皮肤损害,皮损以黑头粉刺为主,耳廓周围常有草*色囊肿)
●职业性皮肤溃疡
●定义:是指生产劳动中皮肤直接接触某些铬、砷、铍等化合物(最常见六价铬、可溶性铍盐等)所致的形态较特异、病程较长的慢性皮肤溃疡
●六价铬化合物和铍化合物在高浓度时是剧烈的氧化剂,具有明显的局部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并能通过皮肤吸收(六价铬是摩擦)
●鉴别诊断:①臁疮(深脓疱疮):致病菌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或者与金*色葡萄球菌的混合感染,多发生在成年人的小腿,表现为炎性红斑或红色小结节基底上形成脓疱,破后形成深色较厚的痂皮,痂下为溃疡面。②化学烧伤。
●化学性皮肤灼伤
●定义:是常温或高温的化学物直接对皮肤刺激、腐蚀作用及化学反应热引起的急性皮肤损害,可伴有眼灼伤和呼吸道灼伤。
●临表:三度四分法(Ⅰ度为表皮层,浅Ⅱ度为真皮浅层,深Ⅱ度为真皮深层、Ⅲ度为全层皮肤且累及皮下组织)
●职业性五官疾病
●职业性眼病
●化学性眼部灼伤
●定义:在工作中眼部直接接触酸性、碱性或其他化学物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所致的眼组织的腐蚀破坏性损伤
●致病:碱性物质具有双向溶解性,破坏性更大。酸性物质主要是凝固性坏死,有一定的减缓作用
●临表:化学性结膜/角膜炎、眼睑灼伤、眼球灼伤
●诊断分级:化学性结膜角膜炎、轻度化学性眼灼伤(角膜缘无缺血或缺血<1/4)、中度(1/4-1/2)、重度(>1/2)
●电光性眼炎
●定义:是眼部受紫外线照射所导致的急性角膜结膜炎,常见于电焊工及接触其他强紫外线辐射的作业者
●电焊弧所产生的紫外线是导致眼紫外线损伤最多、最直接的原因。紫外线角膜结膜炎的最大效应波长是nm
●处理:急性发作期,用抗生素软膏,还可用0.5-1%丁卡因溶液滴眼以表面麻醉止痛
●白内障
●中毒性白内障(职业性毒物的局部或全身作用导致的眼晶状体变性浑浊,常见三硝基甲苯。一期白内障环形浑浊的范围<1/3晶状体半径、二期白内障≥1/3、三期白内障≥2/3。)
●电离性白内障(①主要是放射性白内障、由X线、γ线、中子及高能β射线等电离辐射所致的眼晶状体浑浊,多见于放疗、核物理工作者、核弹及放射事故受害者等。②发病机制:晶状体前囊下上皮细胞分裂增殖活跃,对电离辐射敏感。③诊断分期:Ⅰ期细点状浑浊,Ⅱ期盘状浑浊,Ⅲ期蜂窝状浑浊、Ⅳ期晶状体全部浑浊)
●非电离性白内障
●微波白内障(波长1mm-1m。微波辐射大部分在眼球内部转变成热能,特别是使晶状体受热→蛋白质凝固变性,酶代谢障碍→晶状体浑浊变性)
●红外线白内障(高热物体可产生红外线,主要损伤晶状体和视网膜*斑部,是高温作业等环境下波长短于3μm红外线热辐射所致的晶状体损伤)
●紫外线白内障(>nm的长波紫外线被晶状体吸收,使晶状体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蛋白变性凝固而浑浊)
●电击性白内障(主要是指检修带电电路、电器,或因电器绝缘性能降低所致的漏电等电流接触体表后所发生的电击而造成的晶状体浑浊)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职业性噪声聋
●定义:是人们在职业环境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
●临表:听力疲劳→噪声性耳聋,进展缓慢(诊断时根据连续3年以上的职业性噪声作业史,出现渐进性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诊断分级:轻度26-40dB(HL)、中度41-55dB(HL)、重度轻度≥56dB(HL)【做出诊断前,至少进行3次纯音听力检查,两次检查间隔至少3天,应以每一频率3次中最小阈值进行计算)
●职业性铬鼻病
●定义:职业接触铬酸、铬酐、铬酸盐及重铬酸盐等六价铬化合物引起的鼻部损害
●高浓度铬化合物具有局部刺激和腐蚀作用,易引起鼻黏膜和咽喉炎症和溃疡,鼻中隔是最易受损害的(车间0.15-1mg/m3铬酸雾→鼻中隔穿孔危险)
●分级:轻度铬鼻病(黏膜溃疡、糜烂面积累计≥4mm2)、重度铬鼻病(鼻中隔软骨部穿孔)
●治疗:局部治疗为主;可应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和溶菌酶制剂等。铬的TWA0.05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0.3mg/m3
●职业性牙酸蚀病
●定义:是较长时间接触酸雾、酸酐或其他酸性物质所引起的以前牙为主的牙体组织缺钙缺损,对冷、热、酸、甜等刺激敏感,常伴有牙龈炎、牙龈出血、牙痛、牙松动感等,严重者牙冠大部分缺损,髓腔暴露继发牙髓病变。
●病因:是酸雾或酸酐对牙齿的酸蚀作用,不涉及细菌作用。主要损害无唇颊、直接暴露与含酸空气中上下颌前牙。下切牙唇面是酸雾最容易接触的部位,其损害程度往往最严重
●牙酸蚀的判定:一级牙酸蚀仅有唇面牙釉质缺损;二级缺损达牙本质浅层;三级缺损达牙本质深层;四级有牙髓病变
●一度牙酸蚀病(两个或两个以上牙齿为一级)、二度(≥2牙齿为二级或三级)、三度(≥2牙齿为四级)
●爆震聋
●定义:是暴露于瞬间发生的短暂而强烈的冲击波或强脉冲噪声所造成的中耳、内耳或中耳及内耳混合性急性损伤所导致的听力损失或丧失
●传导性聋:外耳与中耳病损导致的声音不能正常传导至内耳而造成的听觉障碍(气导听阈下降,骨导听阈正常)
●感音神经性聋:耳蜗、听神经和听觉中枢路径病损所导致的听觉障碍(气导、骨导听阈都下降)
●混合性聋:中、外耳合并耳蜗、听神经和听觉中枢径路病损所导致的听觉障碍(气导、骨导听阈都下降,但是气骨导听阈之间相差>10dB
●临表:听力减退是听觉感受器受冲击波损伤后最主要的症状,另外还有耳鸣、耳痛、头痛眩晕等症状。
●诊断分级:轻度26-40dB(HL)、中度41-55dB(HL)、重度轻度56-70dB(HL)、极重度轻度71-90dB(HL)、全聋≥91dB(HL)
●预防:佩戴耳塞耳罩等防护措施;爆震时张口呼吸或做吞咽动作使咽鼓管开放以减少中耳损伤
小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