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变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药辨色论质理论与方法的传承创新
TUhjnbcbe - 2021/8/5 18:54:00

摘要:中药的色泽与品质关系密切,历代本草有对颜色质量评价的记载,现代研究也表明中药颜色与化学成分具有相关性。对古本草、现代文献、《中国药典》等进行查阅整理,将中药颜色与质量的关系从中药颜色的药性、临床药效和化学成分的相关性,颜色影响因素,辨色论质的历史渊源、研究进展、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达到利用现代化方法更全面地认识中药色与质的内在联系,更科学地传承传统理论与方法的目的。

中药辨色论质理论是以象思维、五行学说、药性理论等为基础,以现代化学成分研究为依据,历经多年总结形成的一种中药质量评价经验。中药质量评价经历了感官、理化、生物评价的发展过程,随着色谱、质谱技术的普及,化学成分研究的发展较为迅速,然而性状鉴别这种传统、快捷、绿色经济的质量评价方式却始终发展缓慢。现代研究已将某些中药的色度与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关联,此类质量关联信息为解释中药辨色论质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查阅古籍和现代文献,对辨色论质的起源、发展、现代研究等进行总结与分析,为科学传承中医药传统理论与方法提供思路,也为中药颜色质量评价发展奠定基础。

1辨色论质的历史渊源

1.1辨色论质与象思维

中药“辨状论质”是主要根据药材的外观性状(形、色、气、味)直接利用感官来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属于经验鉴别[1]。色泽作为性状鉴别中最直观的指标,与中药内在质量有着密切关联,徐曼菲等[2]提出了“辨色论质”,即根据药材外观色泽特点来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中医象思维通过取象比类的方式,以“象”为工具,将药物外在之象(如中药颜色)与自然之象相关联,将中药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进行标志、归类,从而达到认识和应用中药的目的[3]。象思维的发展为辨色论质理论奠定了基础。

1.2中药“辨色”的起源

《神农本草经》[4]对颜色的记载主要体现在药物命名上,以青、赤(丹)、*、白、黑(乌)、紫、蓝等颜色命名的药物共有68种,其中以“白”命名的中药最多[5]。以原动植物药用部位表面颜色命名的较多,如紫草、白僵蚕;也有部分为药用部位断面特殊颜色,如玄参、白芷;还有以原植物颜色命名的如赤箭,药用部位为块茎,但因茎色赤形如箭而得名;矿物药常以整体颜色命名,如五色石脂。此命名法有利于野外鉴定并推断用药情况,如赤芝、黑芝、青芝、白芝、*芝、紫芝等需要通过颜色来区分近缘药用品种。从《神农本草经》的中药命名可见早在汉代以前人们就开始重视药物颜色。

1.3辨色论质的发展

《本草经集注》[6]玉石分类中的朴硝“色青白者佳,*者伤人,赤者杀人”,用颜色来鉴定真伪优劣,并概括了不同颜色朴硝的毒性;再如芍药(今白芍、赤芍)“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根据颜色区分多基原药物及其特定功效。此外,《本草经集注》最早提出火试鉴别法,用“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不停沸如朴硝,云是真硝石也”区别朴硝和硝石。此现象是由于硝石中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颜色呈紫色。可见广义的辨色论质不仅限于分辨药材颜色,通过观察火试或其他显色反应产生的颜色进行鉴别也应归属于辨色论质。《新修本草》[7]是现存最早的药典,也是一本大量记载药物性状的著作。其中对颜色的表达词汇丰富,多用含有2个颜色的词汇替代单一颜色表达,如鸢尾“花紫碧色”;有对原植物多部位颜色记载,如忍冬“苗茎赤紫色,宿者有薄白皮膜之……花白蕊紫”;此外,还擅用比喻修辞使之更形象,如*石脂“色如莺雏”。笔者统计整理了《新修本草》所有药材性状中颜色的相关描述,超过40%的中药有对颜色的记载。辨色论质思想在宋代以后的本草著作中得到了持续的发展。《本草图经》[8]中对通过主色和杂色将云母分为5种,即云英、云珠、云液、云母和云砂,又可通过颜色区分其最佳服用的季节,如云英宜春服,云珠宜夏服。《本草原始》[9]记载白术“凡用不拘州土,惟白为胜”;*连“凡用*连,选粗大,*色鲜明,多节坚重,相击有声者,为胜”;丹参“其根皮丹而肉紫者佳”等。明代《本草纲目》[10]除系统地描述原植物形态特征对植物学发展的深远影响外,还记载了药材色泽与道地性的联系,如*芩“或云西芩多中空而色黔,北芩多内实而深*……”。清代《本草纲目拾遗》[11]:“三七外皮青*,内肉青黑色,名铜皮铁骨,此种坚重,味甘中带苦,最为上品”。此类辨色论质经验逐渐丰富,与形、质、气、味等性状相结合进行更全面的品质评价。从历代医药古籍中的辨色论质经验到《中国药典》年版[12]规定,如大*以除尽外皮者表面*棕色至红棕色,残留的外皮棕褐色,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棕色为最佳,都强调了颜色对中药材质量评价的重要性。

2辨色论质理论的客观性研究

2.1颜色的内涵与表达

研究表明颜色是一个物理光谱的连续体,而颜色词高度离散,如棕红色、*棕色、焦*色等模糊词只代表某些中心区域[13]。颜色是通过眼睛、脑和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它由物理性质和心理因素共同决定[14]。五色是客观存在的,但五色与自然的联系是人们主观配属的结果。有的颜色词还表达了社会文化内涵,如五色中的青色,在古代可以表示从绿到蓝直到黑色的相当广泛的颜色,不仅指现在的绿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体现[15]。如青黛的青色通常指深蓝色,青蒿、青皮、大青叶的青色则偏绿色,且具体中药的颜色强度难以用词汇清晰表达。

2.2中药显色的机制

动植物药主含有机化合物,分子共轭体系中的π→π*跃迁和含有杂原子的不饱和有机物的p→π共轭体系中的n→π*或n→σ*跃迁是其呈色的主要原因。矿物药主含无机金属化合物,显色原因主要有d-d跃迁、荷移跃迁及晶形等。补色的能量决定了它们外层电子激发能ΔE(白色<*色<红色<绿色<黑色)。绿、*、红色的中药是因其显色成分的“基态电子”分别吸收了它们的补色红、紫、绿色3种波段的光产生跃迁而呈色。如大*的水溶液呈*色,加碱后氧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与苯环上π电子形成p→π共轭,增强共轭效应使体系能量降低,吸收波长升高,而显红色(红移)[16]。

2.3色的表征

颜色模型大体上分成3类:工业模型、色度学模型、视觉模型。常用的测量仪器根据色度学三基色原理和混色原理进行颜色测量,并符合国际标准照明委员会标准色度系统推荐的标准照明体和规定的照明观察条件,定量地比较“标准”和“样品”在同一波长上的单色辐射功率,从而测量出样品的光谱透射比或反射比[17]。颜色的表征方法主要有比色法、色差仪测定法、分光光度计法、数码相机与计算机图像技术相结合法等。色差仪是基于空间色度值最常见的一种颜色量化工具。机器视觉和电子眼主要是通过对检测目标拍照后将图像进行数字化,实现测量目的[18]。杨添钧等[19]、黎量等[20]用机器视觉系统分别对制马钱子和山楂炮制过程进行颜色测定。张晓等[21]和刘瑞新等[22]将电子眼分别用于穿心莲和川贝母药材的质量评价。

3中药色-质相关性

3.1中药颜色与药性的相关性

五行学说是色象对应药性的基础,古人常把药物的五色、五味、五气与五脏理论相联系,对药物作用与脏腑之间的关系加以推断,同时也突出归经和某些功效。《神农本草经》中“五石脂各随五色补五脏”是归经理论在本草学中的早期表现形式。程国庆等[23]发现《中药大辞典》所载植物药颜色与归经相符率高达60%。中药材的颜色也可以与气血理论相联系,传统认为“红入血”,如丹参、红花、茜草等红色药材用于各种血分证;“白入气”,山药、白术、*参等白色药材可用于各种气分证。

3.2中药颜色与临床药效的相关性

中药颜色与临床作用的相关性在皮肤病治疗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中药色象理论是指应用浅色药材治疗*褐斑、皮肤黑变病等色素沉着类皮肤病,应用深色药材治疗白癜风、白发等色素减退类皮肤病。《神农本草经》记载了白芷、白附子2种白色中药的驻颜美容作用,又有七白膏等用于美白的方剂。欧阳恒教授研制的由紫铜矿、紫丹参、紫草、等深色中药组成的紫铜消白方在治疗白癜风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24]。刘子君[25]利用实验模型斑马鱼和人黑色素HEM-d细胞研究了色象中药对黑素代谢的影响。梁培干等[26]对首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的临床方剂进行统计处理,证明了该理论所揭示的现象与规律符合古今临床实际。

3.3中药颜色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近年来,色差法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饮片、粉末及其水溶液和醇溶液颜色的测定。辨色论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颜色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多年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文献,截至年4月30日,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篇名含有“颜色”或“色泽”且含有“含量相关性”或“成分相关性”的文献,并挑选研究对象为现行药典中药品种的79篇文献进行整理,此类研究在—年发表数量较少(3篇);年以来逐渐增加,在年达到近15年的最高发表数量(18篇),可见此类研究正在引起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辨色论质理论与方法的传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