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变病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夏季来临,要注意葡萄黑痘病的防治
TUhjnbcbe - 2021/12/5 16:38:00

葡萄黑痘病作为一种葡萄常见病害,几乎年年都有、处处可见,已名副其实地成为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它发病早、发生期长,若得不到及时和有效控制,危害十分严重。黑痘病又称疮痂病,俗称蛤蟆眼、火龙黑斑、鸟眼病,是由葡萄痂囊腔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葡萄上的病害。主要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位,如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卷须等。幼果受害,初期在果面上产生深褐色圆形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凹陷病斑,中部灰白色,外部深褐色,边缘紫褐色,似“鸟眼”状。

葡萄黑痘病在中国各地均有发生。葡萄黑痘病的流行,和降雨、大气湿度及植株幼嫩情况有密切关系,尤以春季及初夏(4-6月)雨水多少的关系最大。多雨高湿有利于分生孢子的形成、传播和萌发侵入;同时,多雨、高湿,又造成寄主幼嫩组织的迅速成长,因此病害发生严重。天旱年份或少雨地区,发病显著减轻。葡萄黑痘病的发生时期因地区而异。

葡萄黑痘病主要危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位,如果实、果梗、叶片、叶柄、新梢和卷须等。

1、叶片:开始出现针头大红褐色至黑褐色斑点,周围有*色晕圈。后病斑扩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灰白色,稍凹陷,边缘暗褐色或紫色,直径1-4毫米。干燥时病斑自中央破裂穿孔,但病斑周缘仍保持紫褐色的晕圈。

2、叶脉:病斑呈梭形,凹陷,灰色或灰褐色,边缘暗褐色。叶脉被害后,由于组织干枯,常使叶片扭曲,皱缩。

3、穗轴:发病使全穗或部分小穗发育不良,甚至枯死。果梗患病要使果实干枯脱落或僵化。

4、果实:绿果被害,初为圆形深褐色小斑点,后扩大,直径可达2-5毫米,中央凹陷,呈灰白色,外部仍为深褐色,而周缘紫褐色似“鸟眼”状。多个病斑可连接成大斑,后期病斑硬化或龟裂。病果小而酸,失去食用价值。染病较晚的果粒,仍能长大,病斑凹陷不明显,但果味较酸。病斑限于果皮,不深入果肉。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出现乳白色的粘质物,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团。

5、新梢、蔓、叶柄或卷须:发病时,初现圆形或不规则小斑点,以后呈灰黑色,边缘深褐色或紫色,中部凹陷开裂。新梢未木质化以前最易感染,发病严重时,病梢生长停滞,萎缩,甚至枯死。叶柄染病症状与新梢上相似。

根据葡萄黑痘病在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病的特点,在防治上我们提倡从春季葡萄发芽到秋季采收,整个季节都作为防治的重要时期,每8~10天要喷1次保护剂或治疗剂,交替使用农药。

1、萌芽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全园消毒。

2、花前、花后可选用80%烯酰吗啉倍液、80%代森锰锌-倍液、10%苯醚甲环唑倍液、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倍液、25%腈菌唑可湿性粉剂倍液、25%丙环唑倍液等,上述药剂交替使用,可以兼治炭疽病和房枯病。

3、喷药前把葡萄黑痘病发生严重的病叶、卷须、小叶片、穗摘除,然后再喷农药,否则效果不好。另外,要严格掌握好喷药质量,雾滴细小、周到,内外、上下均要着药,才能有好效果。

重点建议:在发病初期用48%苯甲·嘧菌酯倍液配合海藻酸肥料使用,能够迅速抑制病菌生长,对黑痘病的治疗效果明显。葡萄二三叶期,开花前和谢花后这几次药剂必须认真对待,确保药量充足,做好黑痘病的整体防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夏季来临,要注意葡萄黑痘病的防治